1.勞動爭議舉證責任分配原則
由于案件結果關系到當事人的切身利益,有時當事人不會客觀陳述案件事實,如實提供證據。根據理論和實踐,我們將勞動爭議中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分為六類:
① 誰主張證據原則
這一原則是各國程序法中普遍適用的原則。雙方有責任提供證據證明其索賠
② 舉證責任的結果責任一般由原告承擔的原則
應當從行為意義和結果意義兩個層面來分析舉證責任。后果責任是指當案件事實的真實性不明確,不能被認真對待時,由負有舉證責任的一方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③ 舉證責任倒置原則
所謂“有原則,有例外”。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有時當事人既沒有條件也沒有能力提供證據,而對方當事人卻有條件和能力提供證據。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平衡當事人雙方的利益,更好地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因此,有必要通過舉證責任倒置來平衡當事人的責任。在羅馬時代,有一項關于舉證責任分配的古老規定,“所有被推定為消極的人的利益”和“主張者有舉證義務,否認者一無所獲”。這不僅為民法中“主張否定事實的人不承擔舉證責任”的理論奠定了基礎,而且對英美法系國家的舉證責任分配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⑤ 免舉證責任原則免舉證責任是合法的。這一原則主要體現在:一方當事人明確承認對方當事人陳述的案件事實和訴訟請求;眾所周知的事實和自然法則;根據法律規定或者已知事實可以推斷的其他事實;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認定的事實;經有效公證證明的事實;人民法院保存的證據。對于舉證責任的免除,當事人對上述事實予以反駁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⑥ 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原則
這一原則是對上述五項原則的補充,只有在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中沒有關于舉證責任分配原則的規定時才適用。法官在舉證責任分配時,應根據當事人和證據的客觀條件和利益分配,考慮當事人證據收集能力的強弱,兼顧案件公正和個人公正,適當向受害人和經濟弱勢群體傾斜
2.我國勞動爭議案件舉證責任的具體分配
① 誰主張、誰提供證據
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時,申請人或原告應對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系承擔舉證責任,勞動關系的持續時間和相關索賠,如工資金額。中國《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法》明確規定,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有責任為其主張提供證據② 持有證據的人應提供證據
在實踐中,雇主處于雇傭狀態,工人處于雇傭狀態,工人在雇主指定的地點工作。顯然,工人處于弱勢地位。有關勞動關系的文件往往掌握在雇主手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中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控制和管理的,由用人單位提供;發包人未提供的,由發包人承擔不利后果。這一規定還針對在勞動爭議解決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為了逃避法律責任而拒絕提供不利于自己的相關證據,而勞動者由于沒有與勞動爭議事項相關的證據而處于不利境地,《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于用人單位舉證責任的規定明確了勞動者拒絕提供相關證據的法律后果。在實踐中,雇主應承擔舉證責任的情況是雇主的制度、加班證明以及雇主為雇員提供的社會保障證明
③ 舉證責任倒置:
在中國,勞動爭議中舉證責任倒置是合法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明確規定了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責任倒置,即“在勞動爭議案件中,由于解雇、免職、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解雇如果因決定終止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工人的工作年限而產生勞動爭議,雇主應承擔舉證責任。”
④ 舉證責任由仲裁機構或法院分配
在實踐中,仲裁機構或法院處理勞動爭議時,仲裁員或法官往往按照法律規定分配當事人的舉證責任,以查明事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條賦予法官分配舉證責任的權力,即:“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依照本規定和其他司法解釋不能確定舉證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結合當事人的舉證能力等因素確定舉證責任。”在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時,本規定也適用于仲裁員或法官
以上是由luba.com小編輯編寫的《勞動爭議舉證責任分配原則》的內容,涉及六項原則。希望勞動者在涉及自身利益的勞動爭議案件中,敢于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們還歡迎員工就相關問題咨詢luba.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費者維權打官司有啥要注意的
2020-12-29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破產和解制度對債務人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2020-12-05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2020傷殘等級劃分標準怎么規定
2021-01-19不能忽視的購房小常識有哪些
2021-01-11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房產典當
2021-03-14集體合同是特殊的勞動合同嗎
2021-01-13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保險經紀人具有哪幾種組織方式
2021-02-28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