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如果夫妻一方因家庭暴力而離婚,無辜方(受害方)可以在離婚時要求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若干申請問題的解釋(一)》進一步規定,家庭暴力受害人要求的損害賠償不僅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在婚姻關系中,如果一方遭受另一方的家庭暴力,它可以在離婚時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精神損害賠償的具體數額由被起訴法院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過錯方的侵權程度等因素綜合確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系列的規定(1月1日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家庭暴力離婚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無辜方(受傷方)不僅可以要求醫療費用,還可以要求工作延遲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食品補貼和營養費;如果一個人因受傷而殘疾,他也可以要求殘疾賠償(殘疾人生活津貼)和殘疾援助;如果有受撫養人,還應支付受撫養人的生活費。醫療費用的計算應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費用、住院費用等證明,并結合病歷、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如因家庭暴力離婚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應爭取對兒童的監護權,以促進兒童今后的健康成長。在決定監護權的歸屬時,法院會考慮家庭暴力的情況,一般不會向經常遭受家庭暴力的當事人提供監護權:< P > >第二,家庭暴力能否獲得監護權?P>
家庭暴力是影響子女監護權歸屬的一個關鍵因素
1.如果夫妻一方在離婚前經常對子女實施暴力,那么如果離婚后一方繼續直接撫養子女,顯然會對子女的身心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婚姻審判指南》指出,家庭暴力不僅會對受害者造成身體傷害,還會導致受害者的抑郁、焦慮、抑郁、恐懼、無助、自責、憤怒、絕望和厭世。長期處于這種狀態,被害人會出現興趣減弱、膽小、缺乏自信和安全感、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癥狀,心理問題的軀體化傾向
2.如果離婚前夫妻一方只對另一方實施暴力,離婚后孩子可能成為家庭暴力的替代者;因為許多罪犯毆打他們的孩子和配偶。離婚使他們失去配偶,即暴力控制的對象,但很難立即改變他們控制暴力的愿望。如果犯罪者沒有很快再婚,也沒有新的配偶作為替代者,未成年子女往往會成為替代者。暴力的父母往往缺乏愛孩子的能力。由于行為人的心理扭曲,控制他人的欲望太強,會扼殺未成年兒童的獨立能力和獨立發展
4.行為人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未成年兒童,未成年子女長大后很可能成為家庭暴力
5。犯罪者可以利用未成年子女的直接監護權繼續控制其原配偶。例如,犯罪人利用對方探望子女的愿望,向對方提出許多不合理的要求
如果夫妻關系破裂,只要到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即可;如果一方不愿意離婚,另一方可以申請離婚。家庭暴力在當今社會是一種非法行為。我們不僅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還要承擔民事賠償。雙方都必須同意結婚,但只有一人想離婚
男性家庭暴力離婚能否少分財產
家庭暴力離婚財產如何判斷家庭暴力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商號與商標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7商標侵權應當承擔商標侵權責任嗎
2020-12-21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事實婚姻另一方能否分配遺產
2020-12-23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怎樣寫婚外情離婚起訴書
2020-11-11離婚賠償金怎么計算
2020-12-17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汽車浸水保險如何賠?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