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協議是否僅對甲方和乙方具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則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如果簽署本協議的甲方和乙方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本協議由雙方自愿簽署,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本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符合下列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3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的強制性規定。協議違約責任。違約責任:違約責任可由合同雙方詳細約定。對于延遲交貨或延遲付款,可以約定延遲履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一般違約條款:“如果任何一方違反本協議,導致無法繼續履行本協議,違約方應向守約方賠償人民幣元的違約金。如果違約金不足以彌補守約方的實際損失,違約方應賠償守約方的所有實際損失。
2。損害賠償范圍: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造成損失的,賠償守約方損失,賠償金額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期或應當預見的因違約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存在欺詐行為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違約金數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由此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增加違約金;超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適當減少違約金。如果雙方就延遲履行約定違約金,違約方在支付違約金后也應履行其義務。
三、最新信息(《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3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條件】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II)意圖的表達是真實的;(三)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以上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簽訂本協議的甲乙雙方均具有民事行為能力。本協議由雙方自愿簽署,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該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訪問luba.com進行咨詢。Luba.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涉外結婚外國人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2債權債務轉讓通過董事會決議嗎
2021-01-23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不可以制作什么信息
2021-03-01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質押條款是否可以取代質押合同
2021-01-03事故鑒定有關的處理時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7違反交通法63條扣分嗎
2021-03-09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房屋有抵押買賣也不破租賃嗎
2021-02-06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勞動爭議訴訟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1-09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