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24條規定:“合同詐騙罪是指在簽訂和履行合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虛假事實或者隱瞞事實,騙取對方大量財產的行為。”合同欺詐是指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追求利益為目的的行為。在訂立或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一方故意將虛假情況告知另一方或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另一方做出錯誤決策,不平等地獲取非法利益
合同欺詐與合同欺詐有著明顯的區別。主觀上,他們的意向內容、形式和時間是不同的;客觀上,欺詐的類型、形式、方式和程度不同,侵權行為的屬性不同,法律后果也不同。然而,基于上述理論差異,合同詐騙罪與合同詐騙行為仍難以區分。筆者認為,在實踐中,在區分二者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一)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刑法》第224條明確規定了“非法占有目的”,表明“非法占有目的”是合同詐騙罪的必要條件。為了推斷非法占有目的的存在,筆者認為可以分階段進行:首先,在合同簽訂之前,非法占有目的只是行為人的一個“想法”,尚未付諸行動,此時,很難找到調查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事實依據。即使司法機關能有一雙眼睛,然后認定合同一方有非法占有另一方財產的目的,因為此時雙方尚未簽訂合同,也沒有實際的經濟往來,因此不能認定為合同詐騙罪。第二,合同簽訂時。首先,它取決于行為人是否虛構主體資格。如果一方當事人的主體資格不真實或有瑕疵,可以主觀上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次,這取決于行為人是否有能力履行合同。在司法實踐中,行為人的行為能力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完全行為能力、部分行為能力和無行為能力,應根據不同情況加以認定。第三,合同簽訂后。首先,這取決于演員是否有實際表演。其次,根據行為人對標的物的處置情況,如果行為人在取得標的物后潛逃或者在取得標的物后將標的物用于非法經營活動,應確定他有非法占有的意圖。(2)非法所得財產的數額。合同詐騙罪是數額犯罪,即立法要求行為人以詐騙對方財產為目的構成犯罪,而合同詐騙罪對數額沒有要求。從合同詐騙罪的概念和構成特征來看,“巨額”是合同詐騙罪客觀必要的構成要件。合同詐騙罪除了作為一種量刑情節外,還具有定罪的意義,對合同詐騙罪的成立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但是,除此之外,合同詐騙罪的定罪還應結合上文討論的“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來確定。如果行為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數額不夠“大”,該行為只構成合同詐騙,行為人只需承擔民事責任。如果行為人獲得的非法利益已經達到“巨額”,但主觀上不具備非法占有的目的,該行為只能構成合同詐騙。只有當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觀上實施捏造事實、隱瞞事實的欺騙時,其非法所得的數額才能成為影響欺騙行為法律性質的決定性因素。此外,在確定非法所得財產的數額時,應注意區分:在既遂狀態下,應根據犯罪行為給另一方造成的實際損失確定數額,在欺詐未遂狀態下,欺詐者騙取的金額應被視為“欺詐金額”,因為該金額最能反映合同欺詐的社會危害性以及犯罪分子主觀上想要占有的金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尋釁滋事找律師有用嗎
2021-03-24內鏡手術出事故保險公司最高賠20萬
2021-03-02對行政復議中的第三人如何規定的
2020-11-13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沒有辦理離婚登記簽訂的離婚協議財產分配有效嗎
2020-12-0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學生在學校發生意外班主任有責任嗎
2020-11-18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