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24條規定:“1。以他人名義組建單位或簽訂合同,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為擔保,欺騙對方簽訂合同,騙取財物的
3。在沒有實際履行能力或意圖的情況下,通過先履行小型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誘使另一方繼續簽署和履行合同的行為。從另一方收到貨款、預付款或擔保財產后逃跑的行為。以其他方式騙取對方財產的。其他方法是指除上述四種欺詐方法外,利用合同詐騙對方財產的其他行為。
(二)預防合同欺詐。 常見的方法有六種: 1。以定金為目的,利用兩個合同的主次關系迫使對方違約并“沒收”定金。例如,合同規定,雙方應在某個月之前在江西進行交貨和付款。然而,江西的地理范圍非常大,在江西哪里進行貿易尚不清楚。這種合同不能履行。為了彌補這一漏洞,有必要總結另一份詳細的副本進行改進和解釋。這一份就是所謂的分包合同。前者為主合同,實際執行以分包合同為準。鑒于這種情況,那些不能也無意履行合同的騙子故意在主合同和輔助合同之間制造矛盾。這樣,當一方按照執行合同(分包合同)的規定履行合同時,說謊者以不符合主合同的原則為由宣布合同無效,從而“沒收”簽訂合同時獲得的保證金。利用合同規范與圖紙之間的矛盾進行欺詐。在簽訂產品加工合同時,最值得注意的是合同中產品的規格與加工圖紙上的規格保持一致。騙子經常在制造商代表不知情的情況下,故意與制造商簽訂不符合圖紙要求的合同;或利用合同簽訂時因粗心大意或缺乏常識,制造商未在合同和圖紙上加蓋十字章的漏洞,秘密更換加工圖紙,使合同規定的產品計算單位和精度要求與圖紙相應標準不符,以此為借口騙取合同款、違約金和賠償金。以中介服務的名義引入和簽訂虛假合同,以獲取信息費。許多廠礦企業為了擴大業務往來,往往委托一些精通信息的人介紹業務。騙子經常作為介紹人出現。他們通過虛假設立客戶、虛假申報信息、虛假委托等方式與生產企業簽訂虛假合同,在收取信息費后,以各種借口予以否認,以掩蓋其違約和欺詐罪。雙方串通與制造商簽訂了一份虛假合同。在收取信息費后,他們以加工產品不合格為由宣布合同無效,并共同損害制造商。騙子們事先勾結。一方假裝是顧客,另一方假裝是介紹人。首先,“介紹人”站出來找制造商,謊稱客戶需要加工某個產品,然后客戶站出來與制造商簽訂加工供應合同。在制造商向“介紹人”支付信息費后,“客戶”找到借口宣布合同無效,信息費被私下分配給了“介紹人”和“客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車闖黃燈算不算交通違法呢
2021-02-17什么是非婚生子
2021-02-12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擔保合同無效后責任怎么承分擔
2021-02-24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離職員工有年終獎嗎
2021-02-04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的主要權利有哪些
2020-12-31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