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同簽訂、對方資信調查到合同履行的監督,應有專業人員(如法律顧問)參與、制定、修改和審核。一般來說,法律人員的干預是防止合同欺詐的較好措施。合同欺詐的比例有多高?1991年11月至1999年2月,洪某與楚某、陳某在安徽某市以公司和中外合資特種鋼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義,以高額利息為誘餌,收購了安徽省一家市聯合線材廠、市聯合軋鋼廠和安徽聯合特種鋼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簽訂虛假合資協議、供銷合同等手段,多次向江蘇、浙江等省、市的57家單位和個人非法集資4億多元,其中江蘇、安徽、浙江、湖北等9個市,并在事發前返還2.8億多元,利息8000多萬元,近1.3億元未返還。近年來,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犯罪在經濟活動中頻繁發生。由于受害人防范意識淡薄,或為了貪圖非法牟取額外利益,經常聽騙子的謊話,輕率支付巨額錢財。他們不會后悔自己的輕信,直到被欺騙。在處理方式上,由于不了解合同欺詐與民事欺詐、合同糾紛的區別,往往在出于職責利益需要舉報或仍希望民事解決的情況下,提起民事訴訟,使犯罪分子得以逃脫。因此,對合同詐騙罪的認定和防范十分必要。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大量詐騙對方財產,或僅履行合同一小部分的行為,但在識別和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未本著誠信原則履行大部分合同義務,以欺詐財產。與刑法明文規定的合同詐騙方式性質相同的,通常包括:偽造合同,騙取對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或者權利義務人和受讓人的財產;虛構的貨物來源或其他合同對象,簽訂短期合同。行為人向被害人出示臨時借用的非自己所有的貨物,取得被害人信任并簽訂合同后騙取貨款的;引誘或欺騙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圖簽訂合同,即行為人采用欺騙手段,誘使另一方簽訂其無意簽訂的合同(包括隱瞞嚴重影響另一方預期利益的事實與另一方簽訂合同);作為債務人的行為人,未經債權人同意,向第三人隱瞞事實,并將合同義務的全部或部分非法轉讓給第三人,以逃避債務。常見的情況是,在供應合同后,一些皮包公司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與其他公司簽訂合同,獲得另一方的貨物、押金或部分貨款,通過欺詐將合同義務轉移給第三方,有時,非法的債務轉移“承諾”是通過賄賂對方單位的相關負責人獲得的。受害人發現自己被騙后,仍以不履行合同義務為借口,不退還收到的貨物、押金或貨款。如今,虛擬信貸和供應的案例越來越多。魏*吳,33歲,來自榮安。2001年10月,他冒充某監獄局基礎設施項目負責人,發明了欽州監獄項目的外部招標,并欺騙了武漢北海分公司經理馮。11月14日,他以監管機構的名義與馮簽訂了虛假的項目施工合同協議。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多次以從事工程活動、贈送禮品、收受、支付工程質量保證金、信譽費等名義騙取馮43.5萬元。此外,還有許多通過“其他方法”進行的合同欺詐。一些演員利用虛假廣告和信息誘使其簽訂合同,騙取中介費、立項費、培訓費等費用;其他人以合資、投資、合作名義簽訂、履行合同,騙取對方財產的;或者通過行賄手段簽訂和履行合同,如與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通過行賄手段簽訂和履行合同,騙取國有資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資做生意的兩人合伙合同怎么寫
2020-12-27勞動爭議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31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房屋中介合同有何法律效力
2021-01-03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國有土地出讓后能收回嗎
2021-03-17拆遷補償多長時間才會下來
2020-11-25拆遷安置房名額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0-12-27被拆遷房屋的用途和面積如何確定
2021-01-22上海宅基地動遷新規定及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5住宅拆遷的價值評估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