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生效后,由于一方或雙方的意愿表達而使合同關系消滅的行為
在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時是否涉及一種或多種類型的訴訟,誰將行使訴訟權?這個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分析和研究。《合同法》第96條規定,如果一方行使約定的或法定的終止權,應通知另一方,并在通知到達另一方時終止合同。另一方當事人有異議的,可以請求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以下簡稱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根據這一規定,在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時,除雙方協商終止外,有權終止合同的人必須首先向另一方發出終止通知。通知到達另一方時,合同終止,合同關系終止(需辦理法定審批和登記手續的除外)。由此可以看出,撤銷權是一項民事權利,完全可以根據單方面的意思表示行使和完成,不需要借助任何公共權力來實現和補救。此外,本條還規定了誰有權確認合同終止的有效性。請注意,此處的權利不再是上述四類權利中的具體實體權利。它是一項程序性訴訟權利,是行使終止權的相對人在有異議的情況下向司法機關提起確權訴訟的一項程序性權利。根據這一規定,有權終止權利的人沒有提起確認權利的訴訟的權利,只有對方才有資格提起確認權利的訴訟,如果一方當事人在訴訟中沒有提出異議,另一方當事人在通知另一方當事人后是否可以尋求司法救濟?他提出了什么樣的要求?我們認為,此時,有權撤銷的人當然可以向仲裁人提出申請,但這不是一場確認權利的訴訟,而是一場支付訴訟。它是請求權的行使,而不是形成權的行使。撤銷權人可以在下列兩種情況下提出索賠:第一種情況是,如果撤銷權人未按照法定或約定的撤銷條件發出通知并行使撤銷權,其主張為對方構成根本違約,要求雙方財產關系恢復原狀,另一方承擔違約責任;在第二種情況下,如果有權終止合同的人已發出終止通知,其索賠要求仲裁人支持其索賠,要求另一方返還財產,并承擔因合同終止而產生的違約責任。無論上述哪種情況,,解除權人提出的請求權屬于給付行為,不屬于確認權利行為。
合同法對解除合同是合同當事人的權利還是司法機關的權力沒有作出具體明確的規定,以及合同當事人或司法機關是否應當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當前司法實踐中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和處理存在諸多分歧,司法機關代表當事人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情況時有發生。司法機構通常應合同當事人的請求直接命令終止合同。法官或仲裁員也習慣于這種做法并形成先例。看來,終止合同的權利是司法機構的權力,而不是合同當事人的權利。我們認為,合同解除權是一方當事人根據法律或合同協議行使的單方意思表示,導致合同效力喪失。這是一種單方面的法律行為。原則上,這是當事人的一項民事權利,不應由司法機關行使。只有當對方當事人對解除權人是否享有約定的或法定的解除權提出異議并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時,司法機關才有權依法進行滯后審查,確認合同解除的效力
綜上所述,從行使撤銷權所產生的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的類型來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撤銷權人享有形成權,只有通過單方面的意思表示才能完成,撤銷權的行使不需要司法機關的確認。在滿足撤銷權條件后,無論撤銷權是否行使,撤銷權人都可以向司法機關提出支付訴訟的司法救濟;在終止權人行使終止權后,對方當事人有權提起訴訟,確認終止權的有效性。裁判員只能也應該按照“無投訴、無理由”的原則行使延期復審的職能。當另一方要求確認終止權的有效性時,裁判員可以對其進行審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會決議需要多少股東通過
2021-03-17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上下班遇交通事故,可以認定為工傷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27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2020-11-11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保險合同的成立意味著什么
2021-03-19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土地流轉和土地轉讓的區別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