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合同法設立解除制度的目的在于解決這樣一個矛盾:合同生效后,由于主客觀條件的變化,合同的履行變得不必要或不可能。如果合同繼續具有法律效力并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不僅對一方甚至雙方都有害,有時還會阻礙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只有允許當事人終止合同或賦予法院適用情勢變更原則的權力,情況才能改變。本合同的終止必須符合終止條件
本合同一旦有效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嚴格遵守并妥善履行,不得擅自變更或終止。這是中國法律規定的一項重要原則。只有當主客觀條件發生變化,使合同的履行變得不必要或不可能時,合同的繼續存在才失去其積極意義,并會造成不適當的結果,合同才能終止。這不僅是解除制度存在的基礎,也表明解除合同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否則將構成違約,不具有解除的法律效力,而是產生違約責任。中國法律對合同終止條件作了詳細規定,明確了合同終止的許可和限制
合同法第94條規定了適用于所有合同的終止條件,稱為一般法律終止條件。該法第148條和第219條規定了僅適用于特殊合同(如銷售和租賃合同)的解除條件,這些合同稱為解除特殊法律條件。《合同法》使終止條件更加科學,如承認違約導致合同無法履行是終止的一般法律條件,以及完全承認約定的終止等。原則上,合同必須終止
終止條件只是合同終止的前提。由于中國法律不采用當然終止原則,當滿足終止條件時,合同不一定終止。為了終止它,通常需要終止它。解除行為是當事人的行為,當事人是解除行為的主體
盡管上級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有時在合同終止中起著重要作用,但行政命令不是終止行為。只有行政命令不具有合同終止的效力,只有當行政命令被當事人接受時,合同終止的效力才能發生。這也表明解散行為是當事人的行為。但在適用情勢變更原則時,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終止,無需終止行為。解散分為兩種:一種是雙方協商一致,二是有解除權的一方出具的解除意向書
四、解除合同的效力是解除合同關系
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是解除合同關系,但是,無論是追溯到將來還是將來,各國的立法都不盡相同。一是使合同關系從一開始就消失,即追溯到合同成立,產生與從未訂立合同相同的后果,并承認合同的終止具有追溯效力;二是從終止時起消除合同關系,終止前的債權債務關系仍然存在,因此我國不承認終止具有追溯效力,法律對解除效力沒有直接規定。人們認為,雖然解散具有溯及力這一點不容忽視,但對于一些沒有溯及力的合同來說,解散更為恰當。這一問題將在第五節中詳細說明。如果這一觀點正確,解散與無效和撤銷不同,因為無效和撤銷具有追溯效力;它也不同于解散條件,因為解散條件已經滿足,具有解散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只有在將來才被消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要簽名
2020-12-30回遷房如何辦理戶口薄
2021-02-22公司名稱變更稅務流程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30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通報批評是什么處分
2021-02-16法院如何認定受脅迫的婚姻
2021-02-11合法分居離婚的要求是什么
2021-03-15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