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終止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1。《合同法》第97條總則規定,合同終止后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合同已經履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合同的履行和性質要求賠償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本條規定了合同終止的兩種效力:一種是對未來的效力,即履行的終止;第二,合同的終止可以具有追溯效力(即恢復原狀的法律后果)。學者們認為,非連續合同的解除原則上具有溯及力,連續合同的解除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力。損害賠償
民法通則第115條和合同法第97條都規定合同終止和損害賠償可以并存。然而,對于損害賠償的范圍有不同的看法。首先,無辜方可以要求賠償所遭受的所有損害,包括不履行債務的損害和恢復原狀的損害;其次,對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進行詳細分析。在許多情況下,損害賠償和合同終止是相互排斥的。選擇一個就足以充分保護各方的利益。不必同時采取協議終止和因不可抗力終止兩種方式。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終止合同:1因不可抗力不能實現合同目的。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合同無效,合同終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合同法》允許雙方通過行使終止權來終止合同關系。在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債務。這意味著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為違約,包括明示違約和默示違約。作為終止合同的一個條件,它要求債務人有過錯,拒絕行為是非法的(沒有法律理由),并且有能力履行。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義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這是債務人遲延履行債務。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當履行期限在合同內容中不是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履行,合同的目的也不會喪失。在這種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終止合同,但債權人應向債務人發出履約通知,并給予一定的履約寬限期。如果債務人在履行寬限期屆滿時未能履行,債權人有權終止合同。任何一方延遲履行其義務或其他違約行為,導致未能實現合同目的。對于某些合同而言,履約期限非常重要。如果債務人未能按時履行合同,則合同目的無法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有權終止合同。當由于其他違約行為而無法實現合同目的時,也應如此。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如果法律對某些特定合同的解除規定了特殊的法律條件,則應以其規定為準
以上是小編為您編寫的內容。如果你的情況很復雜,盧巴。com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已拆遷有法律時效嗎
2020-12-12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2020年房產稅如何征收
2020-12-13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