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于本合同雙方事先約定,本合同雙方可在簽訂本合同時協商并商定終止本合同的條件,并將本協議作為本合同的條款;除合同外,還可以訂立終止合同的協議;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也可以通過協商達成終止合同的協議。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滿足約定條件時,產生終止權,具有終止權的當事人可以行使終止權。在合同中,當事人可以約定只有一方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或者雙方當事人分別有權解除合同。《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符合解除合同條件的,有權解除合同的人可以解除合同。”即相應的規定。這種終止合同的權利稱為約定的終止合同的權利。由法律規定產生的
指法律直接規定的終止合同的條件。當條件滿足時,終止合同的權利產生。《合同法》第94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屆滿前,一方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債務;(III)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其主要義務,并在被催促后的合理期限內未能履行其主要義務。(4)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其義務或犯有其他違約行為,(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是相應的法律規定。基于此條件終止合同的權利稱為法定終止合同的權利。根據本條,法定解除權產生的情況有五種
(I)由于不可抗力,合同目的無法實現
不可抗力在《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中有定義。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預見、不可避免和無法克服的客觀情況。如重大自然災害(地震、洪水等)、突發社會事件(如戰爭、罷工等),法律和政策的變化(政策的變化對合同履行的影響是客觀的,與法律的變化相比,政策的變化更不穩定。對于政策的變化是否可視為不可抗力,人們往往有不同的看法)
不可抗力可能不會影響合同的履行,或者影響很小或很大,因此無法實現合同的目的。當不可抗力對合同的影響未能達到合同目的時,受影響方有權終止合同。如果合同雙方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他們可能有權在履行期屆滿前終止合同,一方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示不履行其主要債務
違約是基于不履行義務。如果沒有義務或義務,但履行期尚未到,則不存在違約。但是,有時,在合同訂立后,雖然債務尚未達到履行期,但債務人明確表示它將在到期時不履行其義務,或其行為表明它將在到期時不履行其義務。合同法將這種情況稱為“預期違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要求合同另一方嚴格按照合同執行,則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不利于保護合同當事人的權益和經濟秩序的正常發展
預期違約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明示預期違約,另一種是默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明確表示在履行債務的期限前不履行債務,如向債權人口頭或書面陳述。默示預期違約意味著,盡管沒有明確的聲明,但其行為表明其不會履行其債務
合同中通常有多種權利和義務。有些權利和義務是決定合同性質和目的的權利和義務,稱為主要權利和義務;有的是實現主體權利和履行主體義務所需要的輔助權利和義務,稱為次要權利和義務。合同目的的實現取決于主權利的實現,主權利的實現取決于債務人對主債務的履行。當債務人不履行主要債務時,將難以滿足債權人的主要權利和實現合同目的。合同條例規定債務人不履行“主要債務”。債務人不履行主要債務的預期違約,債權人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后要求繼續履行;也可以要求承擔違約責任和損害賠償責任;不安抗辯權也可以在雙邊合同中行使,但這些救濟不足以保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法律賦予債權人終止合同的權利,以平衡合同當事人的利益當然,當債權人根據預期違約行為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時,他應當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特別是默示預期違約,(三)當事人遲延履行主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未履行主債務的,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如果違約后果阻礙了合同目的的實現,則構成根本違約。根本違約有多種形式,其中一種是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其主要債務
在一系列保護守約方、懲罰違約方的法律制度中,合同終止是一種完全的暴力行為。如果控制不好,在處罰違約方違約行為時,很容易損害違約方的其他合法權益。為了嚴謹,防止債權人濫用終止權,《合同法》規定,當違約方延遲履行其主要債務時,需要督促守約方,并為違約方留出一定的合理寬限期。如果未在寬限期內履行,守約方有權終止合同
(IV)一方延遲履行其債務,或有其他違約行為,這是對兩種情況(II)和(III)的一般規定。如果上述兩種情況都有例外,無論延遲履行是重大債務還是小額債務,還是其他違約,只要是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違約,守約方有權終止合同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包括除《合同法》規定的上述四種情形外的終止合同,如買賣合同、租賃合同、雇傭合同、,《合同法》各款規定的技術合同和委托合同;它還包括其他法律,如《保險法》第15條和《拍賣法》第43條規定的合同解除;它還包括《合同法》實施后生效的法律對合同終止的規定,如《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9條。從上述1和2可以看出,終止合同的權利來自協議和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裝修合同起訴年限是多久
2020-11-12什么情況下擔保人不能拒絕承擔責任
2020-12-13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二手車買賣遭遇保險“真空地帶”
2021-01-25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保險經紀公司存在的違法行為有哪些
2020-11-12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公路建設承包合同的當事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3-05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2021-02-10農場土地轉讓合同范文格式是什么
2020-11-24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呢
2021-03-07農村養殖戶的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12拆遷契稅有哪些征稅的依據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