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書是再審申請人需要準備的最基本的法律文件,類似于普通訴訟中的起訴書。申請再審時,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和審判監督程序的司法解散,提交結構清晰、內容突出、法律關系準確、理由詳細的再審申請,將事半功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提交的再審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申請再審人和對方當事人的姓名、住所和有效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和有效聯系方式;(2) 原審人民法院的名稱,原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的案件號;(3) 申請再審的法律情形、具體事實和理由;(4) 具體再審請求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對再審申請的結構和主要內容有明確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這一要求組織再審申請的內容。根據作者的經驗,編寫一份高質量的再審申請書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
首先查閱一審和二審案件檔案,確定再審由當事人委托。在普遍接受當事人委托后,要認真研究一、二審案件檔案,重點研究一審訴訟事由是否適當,訴訟請求是什么,主要證據是否采納,對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庭審情況、合議庭對案件事實的判決存在哪些問題,訴訟程序和實體認定存在哪些問題。經過仔細梳理,結合《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的規定,查明申請再審的理由;其次,圍繞再審事由收集證據材料。
再審事由確定后,首先,對一、二審證據進行梳理,找出有利于再審的證據。第二,研究和分析法庭記錄,了解合議庭的判決依據。第三,圍繞再審事由組織新的證據。
III.按照再審申請的格式,編寫再審申請大綱。
再審申請一般包括各方當事人、生效的再審判決書、再審請求書和再審申請書。生效判決書和再審請求相對簡單,可以先確定內容。如果一審和二審涉及多方當事人,則在重審中列出當事人更為復雜。申請再審的事由是再審申請的關鍵部分,應當認真研究,多次審議,做到嚴謹、簡單、清晰、明確。申請再審的人
申請再審的人一般是原審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被判定承擔實質性義務的第三人。一般不允許外人作為再審申請人申請再審,但也有例外,如外人在執行過程中主張對標的物的權利,但不能通過新的訴訟程序維護自己的利益。例如,法院將局外人的財產判給一方,導致局外人無法通過訴訟維護自己的利益。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是根據申請人的再審請求確定的,一般指原審勝訴的一方
<3。再審的其他當事人
再審的其他當事人,是指除再審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以外的其他當事人,應當按照其在一審和二審中的地位予以列示。如果一審和二審當事人的地位沒有改變,可以根據一審的地位列出
根據作者的理解,再審申請應包括兩個部分,主要是法律原因和再審申請的討論1。申請再審的法律原因民事訴訟法第179條和第182條對再審的法律原因作了詳細規定,主要包括:(1)有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新證據;(2)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3)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4)主要證據(五)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案件審理所需的證據,并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六)原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的;(七)違反法律規定,給予錯誤管轄的;(八)審判機構的組成不合法或者應當由審判人員擔任的(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不代表其法定代表人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并且由于不能歸責于自己或者訴訟代理人的原因不參加訴訟的;(10) 剝奪當事人違反法律規定進行辯論的權利
(XI)缺席判決而無需傳票
(12)原判決或裁定遺漏或超過索賠
(13)如果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的正確判決和裁定,或者法官在審理案件時有貪污、賄賂、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內容違法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核實的,應當再審。
在撰寫再審申請書時,應當根據上述法定理由,確定一點以上為再審理由,并在再審部分予以明確說明。因為合議庭在審理再審案件時,主要取決于所列的再審法定事由以及法律事項是否有證據和事實依據
2,部分討論是再審申請的實質,它可以反映再審申請的質量。在撰寫討論部分時,應考慮三個問題。首先,原審的錯誤在哪里?錯誤的原因是什么?二是再審提出的再審理由是否有事實依據,證據是否能夠充分證明。第三,再審申請人的再審請求的合理性在哪里?為什么再審應當變更?再審的特征。程序性質的特殊性。再審程序是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進行再審的程序。它既不是一審和二審程序的延續和發展,也不是民事訴訟的必要階段。再審程序主體的特殊性。再審程序只能由特定機關和人員提起,也可以由各級人民法院院長、上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確定;或者有司法監督權的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議;或者當事人依照法定條件申請再審。啟動再審程序必須有法律依據。既判力的啟動意味著重新審判程序不再受既判力的約束。因此,啟動再審必須具備法律條件,這是判決的正義價值與秩序價值平衡的結果。因此,再審必須限于法律明確規定的情況。再審對象的特殊性。再審的對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包括調解書。再審程序和再審案件審理的特殊性。人民法院適用的程序以原生效判決為準。第一審法院作出生效判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第二審法院作出生效判決的,依照第二審程序審理。如果案件由更高一級法院審理,則第二審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被辭退
2021-01-03行政行為撤銷重做的適用情形
2020-11-20企業員工試用期管理有哪些誤區
2021-01-16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股票可以繼承嗎
2020-11-08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怎么操作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