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訂立原則
一、平等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合同雙方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平等原則是指合同雙方地位平等,在充分協商一致的前提下訂立合同的原則。這一原則包括三個方面:
① 合同雙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無論所有權性質如何,無論單位規模大小和經濟實力如何,其地位都是平等的
② 合同中的平等權利和義務。雙方獲得的財產、勞務或工作成果大致相當于其義務;要求一方不得無償占用對方財產,不得侵犯他人權益;禁止橫向調整和自由分配
③ 合同雙方必須就合同條款進行充分協商并達成協議,才能訂立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凌駕于另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另一方,不得以脅迫、命令、脅迫等方式訂立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條:“當事人有權依法自愿訂立合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民事活動應當由當事人自愿約定,法律有強制性規定的除外。包括:第一,是否自愿簽訂合同;第二,與誰簽訂自愿合同;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自愿約定,不得違法;第四,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或者變更有關內容;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違約責任可以自由約定。如有爭議,雙方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的規定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雙方應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應當公平合理,包括:第一,在簽訂合同時,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應當按照公平原則確定;第二,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按照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整個過程中誠實信用,不得有欺詐行為或其他違反誠實信用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指良好習慣的原則。包括以下內涵:第一,合同的內容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精神和原則。第二,合同內容應符合社會公認的道德行為準則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發多久沒報案就失效
2020-12-09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用人單位可以隨意延長工作時間嗎?
2021-02-21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投保欠費的理賠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