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貸款合同是轉讓所有權的合同
關于貸款合同是轉讓標的物的所有權還是轉讓處分權,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貸款合同是轉讓標的物所有權的合同。另一種觀點認為,如果不轉讓所有權,所有權仍然屬于貸款人,借款人返還的只是貸款的替代品。實際上,貸款是一種消費貸款。貸款人不要求按所有權返還金錢和利息,但要求按債權返還金錢和利息。貸款合同只能是所有權轉讓合同。貸款合同是承諾合同,自然人之間的貸款合同是實踐合同
貸款合同是承諾合同。當借款人和貸款人同意時,合同成立并生效。由于自然人之間的貸款合同往往具有互助性質,因此大多是無息貸款。因此,《合同法》第210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也就是說,貸款人和借款人就貸款達成協議后,合同成立,并在提供貸款時生效。在這里提供貸款不是合同成立的要素,而是合同有效性的要素。就實際合同而言,承擔義務的一方實際上擁有禁止反悔的權利,貸款人可以通過不交付貸款來行使禁止反悔的權利。當借款人存在無法償還債務的現實可能性時,貸款人不需要有不安抗辯權,并且可以在不提供貸款的情況下保護自己。貸款合同是一種雙向合同
貸款合同分為有償合同(有息)和無償合同(無息)。這一點通常不會引起爭論。但貸款合同是雙重合同還是單一合同?在這個問題上,理論上的理解有些混亂。一些專家認為,貸款合同是單方面合同(這是臺灣的觀點),因此不能適用履約抗辯規則。對于已付款的貸款合同,貸款人應支付交割款并轉讓標的物(貨幣)的所有權,這是一項義務。除還款義務外,借款人還應支付利息并轉讓利息(貨幣)所有權,因為支付利息是貸款人的對價。雙方之間的義務價格關系是典型的雙邊合同(見第一章合同分類)。無息貸款合同,一方提供貨幣,另一方返還貨幣。這仍然是一份雙重合同。然而,借款人償還貸款的義務不是對價。因此,無息貸款合同不是真正的雙重合同(非典型雙重合同)。履約抗辯規則也適用于貸款合同。例如,在信用貸款(無擔保貸款)中,如果銀行發現借款人已喪失或可能喪失履約能力,或已喪失信用,可以行使《合同法》第68條規定的不安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況可以獲得刑事賠償
2021-01-02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賣方逾期交貨能雙倍要求返還定金嗎
2020-11-27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交通事故造成人員死亡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2-08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雇傭關系辭退需補償嗎
2021-02-18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