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第三次審議的行政執法法草案規定,行政執法可以達成執行協議,即行政執法在審議和修改原草案時不排除“執行和解”
,一些常委會委員提出,在執行中,行政機關與當事人達成協議,既保證了行政決定的執行,又減少了社會矛盾,符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草案第二次審議稿只規定了和解的實施原則,但沒有具體規定和解的具體方式,這不利于和解原則的實施,行政機關可以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情況下,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
草案規定,執行協議可以分階段履行;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的,可以減少或者免除附加罰款或者滯納金。
草案還規定,應當履行執行協議。當事人不履行強制執行協議的,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強制執行有關知識;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后,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有行政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執行。我們的許多執法部門都應該熟悉行政執法,強制拆除違法建筑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在行政執法法通過后,我們之前遵循的強制拆遷程序可能不得不改變。讓我們來談談《行政執法法》規定的一些主要行政執法程序。首先,發送提醒。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以書面形式督促當事人履行義務,并告知當事人有權陳述和抗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記錄和審查。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作出執行決定,送達當事人。強制執行決定應當載明下列事項: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執行的理由和依據;執行的方式和時間;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方式和期限;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第四,執行。在執行過程中,為了更充分地保護當事人的權利,《行政執法法》規定,除緊急情況外,行政機關不得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執行行政執法。同時規定,當事人不得以停止供水、供電、供熱、居民生活用氣等方式強制履行有關行政決定。第五,暫停執行。暫停執行的情況如下:
① 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有困難或者暫時不能履行的
② 如果第三方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并且有充分理由
③ 如果執行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且暫停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
④ 行政機關認為需要暫停執行的其他情形。上述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但是,中止執行三年后仍未恢復執行,沒有明顯的社會危害,當事人確實不能履行的,行政機關不得再履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終止執行:
① 如果公民死亡,則沒有遺產可供執行,也沒有義務繼承人
②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沒有財產執行,沒有義務承擔該人的財產
③ 執行標的滅失(如強制拆遷過程中發生地震、泥石流等災害,房屋全部毀壞)
④ 基于執行的行政決定被撤銷(如行政決定被上級行政機關或法院撤銷)
⑤ 行政機關認為需要終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行政強制法還規定了執行協議制度,使這部僵化的法律更加靈活,使行政強制法律制度剛柔結合,體現更人性化
第42條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執行,可以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與當事人訂立執行協議。執行協議可以約定分階段執行;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的,可以減少或者免除追加罰款或者滯納金為保證執行協議的履行,《行政執行法》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執行協議的,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
可以約定分階段執行執行執行協議;如果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可以減少或免除額外罰款或滯納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對離婚條件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如何有效避免勞資糾紛
2020-11-11行政訴訟怎樣才能立案
2021-01-27上傳翻唱歌曲算侵權嗎
2021-01-25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3-06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勞動合同到期勞動者辦理離職手續怎么做
2021-03-02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重復保險出險后能獲得超額賠償嗎
2020-12-16補償性保險合同與給付性保險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3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利差益
2021-01-17《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
2020-12-31集體土地的房屋拆遷問題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