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欠缺合同生效要件的后果有哪些
1、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該條款規定的是依法成立的合同的效力,并非依法生效的合同的效力。據此,在類似于本批準生效要件的合同中,已經依法成立的合同,即使欠缺批準這一生效要件,亦對雙方當事人具有一定的法律約束力,任何一方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
2、根據我國<《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的規定,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經批準或登記才能生效的合同成立后,有義務辦理申請批準或者申請登記等手續的一方當事人未按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辦理申請批準或未申請登記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和相對人的請求,判決相對人自己辦理有關手續。但此條款未明確若相對人請求對方辦理相關手續是否支持的問題。附批準生效要件的合同在批準之前,其中的報批義務是否生效應當適用合同生效的一般規則,此時,在轉讓方負有報批義務的情況下,若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受讓方的請求,則與違約責任的相關規定不符。
二、什么樣的合同才能生效
1、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該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這是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
2、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七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本條對合同何時生效作了兩層規定: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也就是說,合同的生效,原則上是與合同的成立一致的,合同成立就產生效力。那么合同何時成立?根據本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例如買賣合同,如果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的生效沒有特別約定,那么雙方當事人就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達成一致時,合同就成立并且生效。
(2)、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自批準、登記時生效。也就是說,某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的生效要經過特別程序后才產生法律效力,這是合同生效的特別要件。例如,我國的中外合資經營法、中外合作經營法規定,中外合資經營合同、中外合作經營合同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欠缺了合同生效的要件,那么這個合同就不能產生法律效力,產生的后果也是比較嚴重的,涉及的是雙方的利益,在簽訂合同之前就一定要了解相關的事項,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岀資人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0-12-04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成年子女對父母行使探望權的限制
2021-01-10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遭遇第二次家暴怎么辦
2020-11-13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