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時后報案被拒賠
2006年8月12日,史某駕車與另一車輛發生了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并將第三人撞傷。后經房山交通支隊認定,史某負次要責任。事故發生后,史某在30%的比例內負擔了車損,并實際給付12230.10元。但是,事故發生3天后,史某才撥打**公司的報案電話。
2006年9月18日,**公司向史某發出拒賠通知書,寫明由于史某沒有在規定的48小時內報案,此案拒賠。
結果
被保險人終審勝訴
因為平安保險公司拒絕賠償,史某將**公司告上西城區法院。
一審法院認為,保險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保險公司拒絕賠償并無不當,因此駁回了史先生的訴訟請求。史先生不服向一中院提起上訴。
一中院經審理認為,應當從公平角度和合同整體來考慮雙方的權利義務。此案中,保險事故發生后,交通支隊對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現場勘查情況、形成原因及當事人的責任做出了認定并出具了交通事故認定書。根據上述認定,史某在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發生后雖未履行及時通知義務,但并未導致**公司無法核實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和損失程度等,因此**公司僅以48小時內是否打電話報案為由拒絕賠付,于法無據。該條保險合同條款屬于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格式條款,應認定無效。
原因
保險公司做法有違公平
據主審此案的法官介紹,此案的宣判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并沒否認“保險公司制定48小時的強制報案時間是為了保證交通事故發生后能及時查清事實,確認損失的目的”。但如果車主有交管部門的責任認定書,能夠表明事故發生的情況,就不應再予局限,否則就會違反了民法的公平原則。商報記者郭瑩
律師觀點
霸王條款不具法律效力
車險律師認為,在各類保險合同中,霸王條款普遍存在。除了車險中強制規定報案時間外,在有些人壽險中,保險公司還會單方面要求被保險人須到其指定的醫院就醫,否則不予賠償。但投保人對這些條款提出質疑時,保險公司通常會以行業慣例為托詞。但實際上,這些條款嚴重加重了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責任,違反了保險活動公平互利原則。這些條款實際上只是保險公司這些壟斷行業的人為行為,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律師表示,因適用格式條款合同已在保險行業形成集體行動,投保人無法抗拒只能與之簽訂。但投保人可在保險合同簽訂后,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確認霸王條款屬無效條款,判定保險公司更改或是刪除這些條款,以維護投保人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地要賬堵門犯法嗎
2021-03-14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行政處罰的種類有哪些
2021-03-20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5年后的房產贈與還要交稅嗎
2021-01-06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勞動補償金與賠償金分別是什么
2020-11-08請假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07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建筑勞務是否可以分包給個人
2021-01-16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2)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