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包方不給錢可以解除合同嗎(《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發包方不按合同的約定支付款項的,是屬于合同違約的情形,發包方經催告后仍然不付款的,承包方可以解除合同,要求發包人賠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九十四條?【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由發包人承擔責任的情況有哪幾種方式
發包人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發包人承擔違約責任的主要方式,其目的是補償因違約給承包人造成的經濟損失。損失賠償額應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發包人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關于損失賠償的計算方法,承發雙方應當在專用條款內約定。
2、支付違約金。支付違約金的目的是補償承包人的損失,雙方也可在專用條款中約定違約金的數額或計算方法。
3、順延工期。對于因為發包人違約而延誤的工期,應當相應順延。
4、繼續履行。承包人要求繼續履行合同的,發包人應當在承擔上述違約責任后繼續履行施工合同。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發包方不按合同的約定支付款項的,是屬于合同違約的情形,發包方經催告后仍然不付款的,承包方可以解除合同,要求發包人賠償損失。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子違約金怎么算
2020-11-27供應商參加政府采購活動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21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規定
2020-12-31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專利申請復審費可以減免嗎
2021-03-14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繼父贍養糾紛贍養費
2021-03-05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
2021-02-20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集體土地流轉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9不是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拆遷時能得到補償嗎
2020-12-11拆遷安置房子份額如何算
2021-02-05房屋拆遷后購房,提取公積金需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1拆遷補償安置法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1-01-22房屋拆遷產權置換形式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