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解除合同時的損害賠償
《民法通則》第115條和《合同法》第97條均規定,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并存。但對于損害賠償的范圍,有不同觀點。其一認為,無過錯一方所遭受的一切損害均可請求賠償,既包括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也包括因恢復原狀所發生的損害賠償;其二認為,對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應具體分析,在許多情況下,損害賠償與合同解除是相互排斥的,選擇了其一便足以使當事人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護,沒有必要同時采取兩種方式,例如協議解除、因不可抗力而解除。
解除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1、解除以有效合同為標的
中國合同法設置解除制度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矛盾:合同有效成立之后,由于主客觀情況的變化,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或者不可能,如果再讓合同繼續發生法律效力,約束當事人雙方,不但對其中一方甚至雙方有害無益,有時還會有礙于市場經濟的順利發展;只有允許有關當事人解除合同,或者賦予法院適用情事變更原則的權力,才會使局面改觀。
2、必須具備解除的條件
合同一經有效成立,就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雙方都必須嚴格遵守,適當履行,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這是中國法律所規定的重要原則。只是在主客觀情況發生變化使合同履行成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情況下,合同繼續存在已失去積極意義,將造成不適當的結果,才允許解除合同。這不僅是解除制度存在的依據,也表明合同解除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否則,便是違約,不發生解除的法律效果,而產生違約責任。中國法律對合同解除的條件作了比較詳盡的規定,表明了對合同解除的允許與限制。
《合同法》第94條規定了適用一切合同的解除條件。合同法使解除的條件更科學,如已承認違約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為一般的法定解除條件,已全面承認約定解除等。
3、原則上必須有解除行為
解除的條件不過是合同解除的前提,當解除的條件具備時,合同并不必然解除,欲使它解除,一般還需要有解除行為。解除行為是當事人的行為,當事人是解除行為的主體。
雖然上級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對于合同的解除有時會起重要作用,但是該行政命令并不是解除行為,僅有行政命令不能發生合同解除的效果,只有行政命令被當事人接受時,才會發生解除的效果。這也正說明解除行為是當事人的行為。不過,適用情事變更原則時的解除則是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而裁決的,不需要解除行為。解除行為有兩種類型,一是當事人雙方協商同意,一是解除權人一方發出解除的意思表示。
4、使合同關系消滅
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是使合同關系消滅,但其消滅是溯及既往,還是僅向將來發生,各國的立法不盡相同。一類是使合同關系自始消滅,即溯及合同成立之時消滅,發生與合同從未訂立相同的后果,承認合同解除有溯及力;另一類是使合同關系自解除時消滅,解除以前的債權債務關系依然存在,不承認解除有溯及力。
在解除合同的時候該如何去計算損害賠償,如果你自己不是很清楚的話,建議你可以就賠償的問題與專業的律師好好溝通下。計算解除合同時的損害賠償該怎么做或有什么要求,這時候可以找律霸網律師給自己制定好的解決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發布不實信息是否侵權
2020-11-08雇傭關系賠償與工傷賠償哪個高
2020-11-09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管轄小結
2021-02-28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學生坐校車下車后丟失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9父母出資買房如何要回購房款
2021-01-14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