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解除,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關系歸于消滅的行為。
合同解除權行使中涉及到的訴的種類是一種還是多種,訴權又是由誰來行使的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并加以分析和研究。《合同法》第96條規定,當事人一方行使約定解除權或法定解除權的,應當通知對方,自通知到達對方時合同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法院或仲裁機構(以下簡稱裁判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依據此規定,解除權人在行使合同解除權時,除雙方協商解除外,必須先向對方發出解除通知,通知到達對方時合同解除,合同關系即告終止(應辦理法定批準、登記手續的除外)。由此可以看出解除權完全是依單方意思表示即可以行使和完成的民事權利,無需借助任何公權力來實現和救濟。另外,本條同時還規定了誰享有確認合同解除效力的權利,請注意這里的權利已經不是前面所述四種權利分類中的某一種具體的實體權利了,它是程序上的訴訟權利,是行使解除權的相對方如有異議,向裁判機構提出確權之訴的程序權利。按此規定,解除權人并不享有提起確權之訴的訴訟權利,只有相對人才是提起確權之訴的適格主體。
那么,對于解除權人來說,在通知了對方后,如果對方遲遲不作回應,也不提出異議,解除權人能不能提出訴訟請求來尋求司法救濟呢?他提出的又是什么樣的訴訟請求呢?我們認為此時解除權人當然可以向裁判機構提出訴請,但不是確權之訴,而是給付之訴,是請求權的行使而不是形成權的行使。解除權人可以分以下兩種情況提出訴訟請求:第一種情況是,如果解除權人并沒有按照法定或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時發出通知,行使解除權,此時他提出的訴訟請求應當是相對方構成根本性違約,請求雙方財產關系恢復原狀以及對方承擔違約責任;第二種情況是,如果解除權人已經發出解除通知,此時他提出的訴訟請求是鑒于合同已經解除,請求裁判機構支持他要求對方返還財產和承擔違約責任的訴訟請求。無論上面哪種情況,解除權人提出的訴訟請求在訴的類別上劃分,都屬于給付之訴,而不是確權之訴。
《合同法》對于解除合同是合同當事人的權利還是裁判機構的權力,應由合同當事人還是裁判機構行使合同解除權,并未作具體明確的規定,現在的司法實踐中認識和處理這個問題也多有不同,并經常發生裁判機構代行當事人合同解除權的情況。裁判機構應合同當事人的請求直接判令解除合同,已司空見慣,對此種作法,法官或是仲裁員也是習以為常,形成判例,似乎合同解除權是裁判機構的一項權力,而非合同當事人的權利。我們認為,合同解除權從其形成權的權利性質以及合同解除制度的發展史來看,完全是一種當事人一方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而自行行使、致使合同效力消滅的單方意思表示,是單方法律行為,原則上是當事人的一種民事權利,不應由裁判機構代行。只有相對人對解除權人是否享有約定或法定解除權提出異議并訴訟至裁判機構時,裁判機構才有權力依照法律規定進行滯后審查,對合同解除的效力予以確認。
綜上所述,在解除權行使中產生的民事權利以及訴權種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解除權人享有只需單方意思表示即可完成的形成權,解除權的行使不需裁判機構確認,解除權條件成就之后,無論解除權人行權與否都可以向裁判機構提出給付之訴的司法救濟;相對人享有在解除權人行權以后,向裁判機構提出確認解除權效力的確權之訴的訴訟權利,裁判機構只能、也只應依據“不告不理”的原則行使滯后審查職能,在相對方請求確認解除權的效力時,裁判機構方可以對此進行審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撤案之后可否行政處罰
2020-12-20簽訂房屋裝修合同前注意事項
2020-12-04房租合同終止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1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酒后駕車將面臨哪些處罰
2021-02-25沒收程序由中院管轄嗎
2021-03-14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再保險公司概述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