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解除權的程序必須以當事人享有解除權為前提。
所謂解除權,是指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解除的權利。它的行使,發(fā)生合同解除的法律效果,因而它是一種形成權。解除權按其性質(zhì)來講,不需要對方當事人的同意,只需解除權人單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把合同解除。解除權人主張解除合同,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xù)的,依照其規(guī)定(《合同法》第96條第2款)。
行使解除權的程序適用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當事人一方違約和約定解除等場合。在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場合,解除權由雙方當事人享有,任何一方都可行使。在當事人一方違約的情況下,解除權歸守約方享有,不然會被違約方利用解除制度來謀取不正當利益。在約定解除的情況下,解除權歸合同指定的當事人享有,既可以是一方當事人享有,也可以是雙方當事人享有。
解除權對權利人而言是一種利益,這種利益是否被解除權人舍棄或推遲取得,只要無損于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無損于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就應允許。所以,行使解除權具有自主性,主要表現(xiàn)為解除權人可以在合同解除與請求繼續(xù)履行之間選擇,解除權可以在特定期間的任何時刻行使,可以采取和對方當事人協(xié)商的方式等。
解除權的行使也有限制。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法律沒有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的行使期限,經(jīng)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nèi)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合同法》第95條)。
解除權行使采取雙方協(xié)商的方式,在中國應予提倡,因為:第一,合同解除不會使雙方當事人在物質(zhì)利益上共同增加,而是彼增此消。單就這點來說,雙方不易就合同解除及由此而生的返還財產(chǎn)、分擔責任等達成協(xié)議,這也是法律應賦予有關當事人以解除權的重要原因。但是,當事人的特殊物質(zhì)利益畢竟是以根本利益一致為前提而存在的,雙方?jīng)]有不可調(diào)和的利害沖突。如果合同解除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實現(xiàn)社會主義生產(chǎn)目的,那么雙方宜互諒互讓地將合同解除。第二,協(xié)商的過程,是當事人雙方明了事情原委和責任如何分配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彼此了解到各自的困難,能夠互諒互讓,既解決法律后果問題,又解決思想認識問題,便于解決糾紛,減少訴訟。第三,倡導協(xié)商方式符合民事訴訟法的調(diào)解原則,使實體法與程序法的規(guī)定更加統(tǒng)一。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包括哪些
2020-11-12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對P2P平臺有哪些影響
2021-01-12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沒收個人財產(chǎn)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jù)使用嗎
2021-02-13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保密協(xié)議與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的區(qū)別
2021-01-30賣房人如何簽訂售房合同
2020-11-26員工學歷造假企業(yè)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哺乳期員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16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guī)定
2021-01-18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被保險人放棄向第三人索賠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2-29山林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6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