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誤解與欺詐顯示公平有什么區別
重大誤解與欺詐的區別。重大誤解與欺詐都包含了表意人的認識錯誤問題,二者之間的根本區別在于,在重大誤解的情況下,誤解一方陷入錯誤認識是由于其自己的過失(非故意)造成的,而非受欺詐的結果;在欺詐的情況下,受欺詐人陷人錯誤認識是由于他人實施欺詐行為而誘使自己作出非真實的意思表示,而非自己的過失造成的。
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的區別。一方利用其優勢或利用對方無經驗而與對方訂立合同,發生顯失公平的后果通常也與對方的重大誤解聯系在一起。重大誤解與顯失公平的區別在于:一方面,重大誤解的合同并不要求后果顯失公平;另一方面,表意人一般不能以自己的失誤主張變更或撤銷合同,但若這種單方誤解導致顯失公平的后果時,法律可給予救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后果
所謂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法律有關生效要件的規定,因此其發生效力與否尚未確定,一般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或追認才能生效。效力待定合同主要包括三種情況:
1、無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和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其法定代理人的承認才能生效;
2、無權代理人以本人名義訂立的合同,必須經過本人追認,才能對本人產生法律拘束力;
3、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權利而訂立的合同,未經權利人追認,合同無效。
根據合同法第48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根據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重大誤解與欺詐都包含了表意人的認識錯誤問題,兩者的區別是重大誤解是無意的,而欺詐是故意的;與顯失公平的區別是法律救濟不同。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爭議管轄范圍
2021-02-13哄騙立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12-31什么是醫療事故罪
2020-12-08質押的股份能夠凍結嗎
2021-03-17法院如何處理反擔保
2021-02-21酒駕出車禍私了要多少錢
2021-02-0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3倍賠償和10倍賠償能否同時適用
2021-01-15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2020勞動法律關于勞動力外包是怎樣規定的,與派譴的區別
2021-03-23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