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訴審判監督程序由誰提出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審判監督程序可以由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各級人民法院院長、檢察院提出。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五十二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五十三條?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二百五十四條?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百五十五條?上級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指令原審人民法院以外的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更為適宜的,也可以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審理。
第二百五十六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再審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審判監督程序可以由當事人、各級人民法院院長、檢察院提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文書
2020-11-28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2020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5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正式入職和外聘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5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如何認定事實勞動關系?
2021-03-05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再保險合同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4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保險中介是什么意思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