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霸網小編認為應當支付。理由如下:
一、《勞動合同法》第38條盡管沒有列舉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按照本法第46條規定支付經濟補償,但第38條第1款第6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作為兜底款項,也未將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情形排除在外。
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8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情形包括:《勞動合同法》第10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6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2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2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按照上述法律、法規強制性規定,如果用人單位始終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將對證明勞動關系的是否存在設置障礙,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關系是迫于無奈之舉,即被迫解除勞動關系并非勞動者主觀意愿,如果該情形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是對勞動者的再次傷害。像《勞動合同法》第38條列舉的情形一樣,無論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還是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乃至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其風險的承擔者都是勞動者,為了規避遭受更大的傷害,勞動者唯一的選擇就是與不法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從經濟補償的性質來看,解除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有義務為勞動者重新就業、社會保障承擔責任。如果僅僅以支付雙倍工資作為懲罰手段,一旦超過時效,法律是不予支持的,勞動者的所有權利主張都將落空,這是與法律本意相悖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
2020-12-11企業經營異常怎么消除需要多久
2021-02-09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音樂版權費一般多少錢
2020-11-18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交通事故二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23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商業車險怎么退保,退保需要哪些材料
2020-12-13保險公司精算師制度問題有哪些
2021-01-18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