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在主觀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逃避繳納應繳稅款義務而非法獲利的目的。所謂直接故意,是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是違反稅收法規,逃避繳納應繳納稅款義務的行為,其結果會使國家稅收受到影響,而希望或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如果不具有這種主觀上的直接故意和非法獲利的目的,比如過失行為,
則不構成偷稅罪。認定行為人有無偷稅的故意,主要從行為人的主觀條件、業務水平和行為時的具體情況等方面綜合分析判斷,如果行為人是因不懂稅法或者一時疏忽而沒有按時申報納稅,或者是因管理制度混亂,賬目不清,人員職責不清或調動頻繁因而漏報、漏繳稅款的,都不構成偷稅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土地要收回嗎,土地征收規定是什么
2020-12-01民法典規定的維修基金有途有哪些
2020-12-29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重婚罪包括哪些行為 什么情況屬于重婚
2021-01-14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結婚年齡降至18周歲是真的嗎
2020-11-10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什么情況員工仲裁不被受理
2020-12-10什么是老賴
2021-01-09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7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保險經紀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