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和解協議約定給付金錢的,也可以提存嗎
執行和解協議履行過程中,符合《合同法》第101條規定情形的,債務人可以依法向有關機構申請提存;執行和解協議約定給付金錢的,債務人也可以向執行人民法院申請提存。
由于《民事訴訟法》第230條第二款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中第七條 執行和解協議履行過程中,符合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條規定情形的,債務人可以依法向有關機構申請提存;執行和解協議約定給付金錢的,債務人也可以向執行法院申請提存。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頒布,突破了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賦予了申請執行人一種全新的權利和救濟方式。當被申請執行人不履行和解協議的時候,申請執行人除了可選擇申請恢復執行外,還可選擇另行起訴,要求被申請執行人按照和解協議承擔違約責任,負擔比原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更重的義務。這樣,就對被申請執行人加大約束,更好地保護了債權人的權益。
這就是執行和解協議的可訴性的核心內容:當被申請執行人不履行和解協議時,申請執行人享有“或執或訴”的選擇權。但兩種救濟方式只能選擇其一,不能同時進行。
具體實踐中,申請執行人是選擇“執”還是選擇“訴”,申請執行人可以依據哪一種辦法對自己有利而定。
如果執行和解協議減輕了被執行人的責任(比如協議中減少履行金額等),申請執行人可首選申請恢復執行;
如果執行和解協議增加了被執行人的責任(如增加了違約條款等),申請執行人可優先考慮選擇另行起訴。因為恢復執行僅是恢復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無法執行違約條款等內容;
如果執行和解協議中約定了第三人擔保的問題,當被執行人或擔保人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時,為了加大對擔保人的執行力度、對擔保人進行信用懲戒,申請執行人可優先考慮另行起訴的救濟途徑。當然,由于另行起訴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金錢、精力等成本,且是否能獲得預期利益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并非每個案件都適用,申請執行人需要綜合具體案件的各種因素進行評判和選擇。
執行和解的案件適用范圍有哪些
執行和解是執行程序啟動后的一種有別于法院采取強制執行措施迫使被執行人履行義務的特殊制度,它既不是執行程序的前置程序,也不是執行程序中的必經程序,所以它在案件適用范圍上具有特定限制性。根據執行和解這一執行方式的特性,它只能適用于那些當事人對執行依據所確定的權利具有完全支配權或獨立處分權的案件。據此,執行和解主要適用于平等主體之間涉及民事權利義務的民事經濟案件、非國有主體為被害人的刑事附帶民事案件。因為,在這些案件中,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均為一般民事權利,且權利人對其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具有完全支配權或獨立處分權。具體而言,適用于執行和解的生效法律文書主要包括:
(1)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明確給付內容的民事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和支付令;
(2)人民法院作出的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中有關民事權利義務部分;
(3)我國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和調解書;
(4)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
(5)經人民法院承認的外國法院判決裁定和國外仲裁裁決;
(6)經人民法院認可的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法院判決、裁定和仲裁機構仲裁裁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以上可適用的案件范圍中,那些涉及人格權利、不宜于強制執行的案件,如探望權案件,執行和解的適用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執行和解原則上不得適用于行政案件和國有主體為被害人的刑事附帶民事案件。首先,在行政案件中,作為當事人一方的國家行政機關等行政主體,只是依法代表國家作出職務行為;依法履行行政職權既是其權利,又是其義務。不同于民事權利的是,對這種行政職權,行政主體不具有獨立處分權,它不得放棄,更無權承諾對某人免為行使。同時,行政案件中的有關國有主體,對國有權益只是代表國家行使管理權或經營權,并不具有完全支配權和獨立處分權,它們無權拋棄這些國有權益。其次,在國有主體為被害人的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被害國有主體或代表國家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檢察機關,對被損的國有權益均無完全支配權或獨立處分權,無權擅自予以拋棄,因此,也不能以執行和解的方式予以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債務人可以依法向有關機構申請提存;執行和解協議約定給付金錢的,債務人也可以向執行人民法院申請提存。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欠錢沒破產可以起訴股東嗎
2020-12-31刑事賠償與罰金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4勞動仲裁后可以申請復議嗎
2021-01-04股東會的列席人有什么權利
2021-03-15商標轉讓權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05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中暑死亡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1-01-12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程序
2021-03-03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