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賠償金是指一方當事人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損失時,依照法律和合同的規定所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
在1999年10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合同法》第113條第一款所規定的內容,我們稱之為違約責任中的完全賠償原則。所謂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當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所受損害,指因損害事故的發生致使賠償權利人現有財產所減少的數額。所失利益則是指因損害事故的發生使賠償權利人財產應增加而未增加的數額。在確定所失利益的數額時,應當注意:1、受害人有權就他依照合同本來應該獲得的可得利益要求損害賠償,但這些利益必須是純利潤,而不應包括為取得這些利益所支付的費用。2、受害人仍有權就其因為對方的違約所遭受的各種費用支出要求損害賠償,但這些費用支出的性質屬于所受損害而非所失利益。3、受害人應當對所失利益的損害賠償負舉證責任,包括舉證證明喪失有利的機會而遭受了利益損失。
《合同法》第119條規定:第1款: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第2款: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指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合同法》第120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損害賠償額的一般計算方法是:價值損失+附帶損失-避免的費用-避免的損失
2014年3月15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2020年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標準及賠償是多少
2020-12-02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合同和中介服務確認書的區別
2021-03-08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是否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2021-02-28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什么情況下勞動仲裁支持經濟補償金
2020-11-21定期壽險該怎樣理解
2021-03-02怎么投保人壽險,投保人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16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投保人代替被保險人簽名這份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20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