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代物清償的規定有哪些
我國《合同法》并沒有代物清償的規定,只是在《擔保法》第五十三條,第七十一條有所體現。
第五十三條?債務履行期屆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抵押人協議以抵押物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物所得的價款受償;協議不成的,抵押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抵押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第七十一條?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物。
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物折價,也可以依法拍賣、變賣質物。
質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出質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代物清償,是指:債權人受領他種給付以代原定給付而使合同關系消滅的現象。
代物清償須具備以下要件:
1、須原有債的關系存在。原存在債的關系,無論是合同之債,還是無因管理之債、不當得利之債、侵權行為之債,只要有債權債務,就可成立代物清償,至于原債的標的如何,在所不問。
2、須以他種給付代替原定給付。給付的形態有支付金錢、交付財物、移轉權利、提供勞務、提交成果、不作為等。以一種給付代替他種給付,才為代物清償。即使在同一形態的給付中,也可成立代物清償,如以大米代替玉米,以牛代替馬等。
3、須有當事人的合意。由于代物清償改變了原債中的給付,因而須以債權人、債務人合意才能成立。否則不產生代物清償的法律后果。
4、須清償受領人現實受領他種給付。債權人與債務人達成代物清償的合意,即成立代物清償契約,此代物清償契約為要物契約,須清償人現實地為給付行為并經清償受領人受領的,才發生代物清償的效力。
通過小編的整理可以知道,我國《合同法》并沒有代物清償的規定,只是在《擔保法》第五十三條,第七十一條有所體現。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相關知識,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在線的法律咨詢。這里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車禍死亡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1-02-14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雇傭關系怎么證明
2021-01-03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第一受益人參加訴訟的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0-12-20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人身保險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