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生不可抗力會產生什么后果
發生不可抗力會產生的影響,具體如下所述:
不可抗力事件發生后對合同產生實質影響的情況可以分為三種:其一,造成合同完全不能履行;其二,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其三,造成合同不能按時履行。
對此,《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的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責任。根據這一規定,不可抗力造成合同完全不能履行的,如標的物全部滅失或毀損,導致合同履行的客觀不能,當事人免予承擔違約責任。如不可抗力發生后,合同履行在客觀上仍為可能,但合同目的已根本不能實現,則合同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
對此,《合同法》第94條在規定法定解約權的情形時也作了規定,即將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作為法定解約權的第一種情形。在不可抗力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免除部分不能履行的責任,對于仍可履行的部分,雙方既可以協商解除,如果對方認為仍有履行之必要,則也可以實際履行尚存部分的義務。在合同履行期限內發生不可抗力造成當事人履行遲延的,當事人可以免除遲延履行的責任,合同是否繼續履行依當事人自由協商決定,可以繼續履行,也可以解除。在當事人遲延履行情況后發生的不可抗力,則不能作為免責事由,因為當事人陷入履行遲延,即已構成違約,自不得對自己違約后發生的任何事由援引為免責抗辯事由,此正體現了對違約行為的制裁。
二、不可抗力有哪些類型
現代社會中,由于人類活動范圍日益擴大,民事活動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影響與干擾日重;同時,由于人類經濟活動日益頻繁,社會矛盾與利益沖突亦日益復雜,戰爭、罷工、政府政策調整等社會因素亦影響著民事活動。在這些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中,到底哪些應納入不可抗力的范圍作為法定的免責事由,應由法律作出明確規定。
按照通常理解,不可抗力主要有以下幾類:
1、自然災害
2、社會異常事件
3、政府行為
4、技術風險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不可抗力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當事人遲延履行情況后發生的不可抗力,則不能作為免責事由,因為當事人陷入履行遲延,即已構成違約,自不得對自己違約后發生的任何事由援引為免責抗辯事由,此正體現了對違約行為的制裁。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要簽名
2020-12-30怎樣判斷既定事實婚姻
2020-12-08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嗎
2021-01-09股權轉讓程序有哪些,股權轉讓需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3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改裝車輛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04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旅游保險的保險項目具體有哪些呢
2020-12-14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