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親生父母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唯一的監護人,可能更有人會覺得母親在何時何地都是孩子指定的、不能分開的監護人,如果是這樣想的話就更加說明不了解監護人的相關法律規定了。例如很多人都會覺得四歲的孩子肯定是離不開自己的母親的,下面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小孩四歲了監護人不是母親的依據是什么?
一、小孩四歲了監護人不是母親的依據是什么?
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民法總則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孩子的母親去世,孩子的父母親離婚,或者母親正在服刑等這些特殊情況,四歲孩子的監護人如果不是母親那大多數情況下就是孩子的父親。而且在母親沒有辦法成為四歲小孩監護人的情形之下,父親也本來就是應該監護、撫養小孩長大的。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醫療事故應該由什么部門處理
2021-03-20尋釁滋事罪的法定刑是多少
2020-11-09畜牧獸醫行政執法不包括什么
2021-03-09新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定
2021-03-05連帶債務執行應注意什么
2021-01-15拖欠工程款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1-01-24夫妻共同房屋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1-01-01因為商場裝修造成了損失怎么賠償
2021-02-27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什么是保險合同
2021-03-21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