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規定以下情形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如果后履行一方已經瀕臨破產,處于停產或半停產,遭受經營上或財產上的重大損失,因資金困難而不能支付相互間先期發生的債務,已經嚴重影響到先履行方債權的實現,均可認為屬于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轉移財產是指將自有的財產隱匿起來或者無償及低價將財產轉讓給他人的行為。抽逃資金是指在不改變工商登記的情況下將資金轉移隱匿的行為。如果抽逃的資金是公司的注冊資金,根據刑法的規定,構成抽逃出資罪,是犯罪行為,要承擔刑事責任。
3、喪失商業信譽。如果一方主體喪失了商業信譽,那么交易對方理所當然地要懷疑其履約能力。如商場多次經銷假冒偽劣商品,所賣商品質量低劣,多次不履行與他人合同,不付款等情況,均可認為喪失了商業信譽。
4、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這是一個概括性的條件,適用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而立法時又無法一一列舉的情形,同時留給法官自由裁量的權利。
二、行使中止履行的要注意以下問題:
1、要有確鑿的證據。《合同法》中規定,當事人沒有確鑿證據,中止履行合同的,應承擔違約責任。在行使這項權利時,應掌握對方財產狀況明顯惡化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等事實客觀存在的確切證據。絕不能因道聽途說或自己主觀臆斷,而隨意中止履行合同;
2、必須及時通知對方。合同是雙方性的,當自己自動中止合同履行后,應及時通知對方,以免給對方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有的合同當事人財產狀況惡化是由于產品不對路或經營性虧損而造成,是出于無奈的;一方及時通知對方,對方就可以想辦法恢復履行能力,這樣合同繼續履行就成為可能,雙方的損失也就不會因中止履行而擴大。
3、在對方提供擔保后,應當繼續履行合同。前面說到,有的合同當事人造成先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財產不安全,使他“不安”是出于某些特殊情況,只有他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能力或必要繼續履行合同,這就應當允許他恢復履行能力并提供擔保,及時解除不安抗辯權的行使,繼續履行合同。當然,如果通知對方中止履行后,對方沒有為恢復履行能力提供擔保,就可以解除合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中止履行合同一般是由于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或者是由于,喪失商業信譽以及一些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拆遷安置房是小產權房嗎
2021-02-26聘書具備書面勞動合同的效力嗎
2021-01-21商標侵權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8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開發房地產要多少資金
2021-03-04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合同詐騙是怎么處罰的
2021-01-03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房產中介費有哪些收費項目
2021-03-18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