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可抗力有哪些類型
現代社會中,由于人類活動范圍日益擴大,民事活動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影響與干擾日重;同時,由于人類經濟活動日益頻繁,社會矛盾與利益沖突亦日益復雜,戰爭、罷工、政府政策調整等社會因素亦影響著民事活動。在這些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中,到底哪些應納入不可抗力的范圍作為法定的免責事由,應由法律作出明確規定。
按照通常理解,不可抗力主要有以下幾類:
1、自然災害
2、社會異常事件
3、政府行為
4、技術風險
二、發生不可抗力會產生的影響
不可抗力事件發生后對合同產生實質影響的情況可以分為三種:其一,造成合同完全不能履行;其二,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其三,造成合同不能按時履行。
對此,《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的不可抗力不能免除責任。根據這一規定,不可抗力造成合同完全不能履行的,如標的物全部滅失或毀損,導致合同履行的客觀不能,當事人免予承擔違約責任。如不可抗力發生后,合同履行在客觀上仍為可能,但合同目的已根本不能實現,則合同當事人有權解除合同。
對此,《合同法》第94條在規定法定解約權的情形時也作了規定,即將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作為法定解約權的第一種情形。在不可抗力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免除部分不能履行的責任,對于仍可履行的部分,雙方既可以協商解除,如果對方認為仍有履行之必要,則也可以實際履行尚存部分的義務。在合同履行期限內發生不可抗力造成當事人履行遲延的,當事人可以免除遲延履行的責任,合同是否繼續履行依當事人自由協商決定,可以繼續履行,也可以解除。在當事人遲延履行情況后發生的不可抗力,則不能作為免責事由,因為當事人陷入履行遲延,即已構成違約,自不得對自己違約后發生的任何事由援引為免責抗辯事由,此正體現了對違約行為的制裁。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不可抗力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不可抗力造成合同部分不能履行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免除部分不能履行的責任,對于仍可履行的部分,雙方既可以協商解除,如果對方認為仍有履行之必要,則也可以實際履行尚存部分的義務。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司法解釋四
2021-01-18怎樣賣房子?賣房的技巧有哪些
2021-01-14勞動關系能否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12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嗎
2021-01-09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商品房住房面積怎么計算
2020-12-27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有什么重要性
2021-02-18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飛機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7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