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人之危訂立的合同怎么辦
乘人之危迫使對方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愿而訂立的合同可以申請撤銷,乘人之危訂立的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利用對方的危難處境或者緊迫需要,為牟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愿而訂立的合同。乘人之危的構成要件有:
(1)一方當事人處于危難處境或者緊迫需要;
(2)行為人有乘人之危的行為,使對方迫于無奈而與之訂立了合同;
(3)行為人具有主觀上的故意;
(4)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對自己嚴重不利。
乘人之危與顯失公平是不同的。乘人之危的行為一般會帶來顯失公平的后果,但它強調的是行為人利用對方的危難處境或者緊迫需要,使其不得不作出于己不利的意思表示;而顯失公平則是利用對方經驗的缺乏而與之訂立的合同。由此可見,與顯失公平相比,乘人之危的主觀惡性較大。乘人之危與脅迫都涉及到一方因危難而作出違心的意思表示,二者的區別在于因脅迫而訂立合同是由于行為人威脅要實施某種行為,使對方出于恐懼而違背自己真實意愿的結果;而乘人之危的行為人只是利用了對方的處境而使其不得已與之訂立合同。
合同被撤銷后的法律后果
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依合同法規定解決合同糾紛爭議被仲裁裁定或被人民法院判決合同無效或者合同被撤銷,會產生以下法律后果:
(1)返還財產。返還財產是在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都享有的請求對方返還自己投入的財產權,而接受的一方則依法負有返還的義務,要求返還的權利和應返還的義務,是指雙方均應恢復合同履行前的狀況而絕不是指未履行合同的損失。
(2)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所遭受的損失。賠償損失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負有返還義務的一方不能返還財產的情況下,通過賠償損失的方法恢復合同履行前的原狀;另一種因合同被裁定無效或被撤銷后雙方所受的損失,按責任大小承擔賠償的比例。
(3)行政處罰。合同在無效的情況下,可能產生追繳財產,被課以行政罰款等處分。如果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出于惡意串通,以損害國家、集體、社會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利益為目的,因此而取得的財產屬非法所得。非法所得應依法追繳,并課以相應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觸犯刑律的,應追究刑事責任。
綜合上面的介紹,乘人之危迫使對方違背自己的真實意愿而訂立的合同可以申請撤銷。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合同被撤銷后的法律后果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人租房協議有效嗎
2020-12-15軍人轉業費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12婚姻法律師收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6販賣毒品判無期徒刑有可能假釋嗎
2021-01-29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執法中隊蓋章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8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如何確定被繼承人的債務范圍?
2020-11-24給女性購房提出幾點建議
2021-03-24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公司可以跟工傷人員解除合同嗎
2020-12-03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