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親屬是否可以代替出庭
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訴訟被告是可以委托近親屬作為代理人代替當事人出庭審理案件的,但離婚等案件除了當事人不能表達意思外,要由當事人出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六十二條?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思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民事訴訟委托代理人的權限是什么
委托訴訟代理人的代理權限,來源于當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托,因此委托訴訟代理人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權的范圍內實施訴訟行為。只有在被代理人授權范圍內實施訴訟代理行為,其行為的法律后果才能由被代理人承擔。
當事人在訴訟中的權利,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實體權利或與實體權利密切相關的訴訟權利,如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另一類是純粹的訴訟權利或與實體權利關系不密切的訴訟權利,如申請回避。
對于前一類權利,由于與當事人的利益關系密切,因此民事訴訟法規定,對這類權利,需要被代理人特別授權。所謂特別授權,是指被代理人對涉及自己的實體權利的處分事項,專門、明確地授予訴訟代理人特定權限。在訴訟代理實務中,有的委托書只籠統地寫上“代理訴訟”、“特別代理”、“全權代理”,這都是不正確的。對此,《民訴意見》第69條專門規定,授權委托書僅寫“全權代理”而無具體授權的,訴訟代理人無權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正確的授權方法是明確地寫明授予何種涉及實體權利的處分權限。對于后一類權利,由于不涉及被代理人實體權利的處分權限,因此無須被代理人的特別授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訴訟被告是可以委托近親屬作為代理人代替當事人出庭審理案件的,但離婚等案件除了當事人不能表達意思外,要由當事人出庭。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如何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回避
2020-12-11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租房合同一方免責是否有效
2021-03-09女職工生育保險報銷手續是什么
2021-02-14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不可撤銷的擔保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24何為商業銀行的合并,商業銀行的合并會產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03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自己家修的路不準他人用違法嗎
2020-12-11離婚時集資房怎么分
2021-01-08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