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婚的財產分割是怎么規定的?
非婚同居當事人存在同居協議的,在同居期間發生的財產糾紛,應優先適用其同居協議。只要該協議不違背公序良俗,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即可認定該協議發生法律效力,同居當事人必須嚴格履行,任何一方不得隨意變更或解除。只有在當事人沒有對同居期間的財產關系進行約定的情況下,才由法律對其產生的財產糾紛進行調整。
二、非婚的財產分割的具體情況。
第一、非婚同居財產制。
非婚同居期間的財產中,除了雙方明確屬于當事人個人財產的部分外,其他部分是當事人以感情為基礎,在共同生活期間經過雙方共同勞動和共同努力而獲得的或積累的財產,不能區分份額,平等地享有所有權,具有共有財產的特點。與合法婚姻關系不同的是,雙方在同居關系存續期間所得工資、退休金、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等,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應當首先認定為個人財產。只有在該財產不能分割或不能證明該財產為哪方所有時,才推定為共同所有。
第二、非婚同居當事人之間的扶養請求權。
具有夫妻身份是享有相互扶養請求權的前提,非婚同居雙方當事人之間也可以有條件地適用扶養請求權:
(1)必須有扶養的必要。只有當非婚同居的當事人一方沒有足夠的能力維持生活,或者沒有自己的子女對其提供贍養,或者不能靠自己的財產維持生活,而且不能從事工作或失業時,才有權請求非婚同居的另一方給予扶養;
(2)被請求扶養一方確有扶養能力時此項請求權才得以成立;
(3)扶養請求權的提出應有時效的規定。如在雙方的同居關系解除后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而認定雙方之間有類似于夫妻的關系明顯不合適的,基于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的考慮,可以規定扶養請求權應從當事人雙方解除同居關系之日起兩年內有效。
第三、非婚同居當事人之間的財產繼承權。
根據傳統的民法理論,繼承權的產生是以一定身份關系為前提的,而非婚同居在很多情況下并不會在同居者之間產生身份關系。但是隨著非婚同居現象的日漸增多,法律應當有條件地承認當事人之間的財產繼承權,如:在經過規定的年限(如五年),能夠認定同居者間類推適用于夫妻身份之后,雙方之間就可以取得一定的繼承權。但是此時其繼承權的順序不應高于第一順序繼承人,即被繼承人的子女及父母。
由于雙方并沒有合法的夫妻關系,所以相關的財產是不受《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保護,對于相關情況的認定,應當由雙方協商處理,涉及到財產分割的相關情況如果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那么是可以起訴到法院按照財產的歸屬情況來進行判決處理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中關于牙齒脫落的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05車禍誤工證明怎么開
2021-01-14名譽權侵權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0-12-04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父母不撫養孩子孩子要贍養嗎
2021-03-10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