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法釋[2003]19號):
相關法律規定
一、子女結婚前,父母為子女購置房屋或者為子女購房部分出資,該房屋或出資應當認定為父母為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與子女結婚之后的配偶無關。這種情況下該房屋或出資屬于子女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參與離婚時的共同財產分割。 但是,如果子女結婚前,父母為子女購房或部分出資時明確表示該房屋或出資是給子女及其配偶雙方的,則視為父母對子女及其配偶雙方的贈與,該房屋或出資即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要作為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二、子女結婚后,父母為子女購置房屋或者為子女購房部分出資,該房屋或出資應當認定為父母對子女及其配偶雙方的贈與,在子女離婚時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但是,如果子女結婚后,父母在為子女購置房屋或者為子女購房部分出資時明確表示該房屋或出資是贈與一方的,那么,該房屋或出資應當認定為被贈與方一方的財產,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
第二十二條 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對于此類事件的發生,法律是有明確規定的,在公婆購買房屋的時候,如果公婆明確表示是給夫妻二人的房子的話那么屬于共同財產,有夫妻雙方協商進行分配,如果是屬于贈與的個人財產的話,那么這個房產就只屬于丈夫自己一人,妻子沒有權利分配。
離婚房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離婚房產如何分割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什么是同居協議,同居協議有效嗎
2020-12-14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什么是申請回避
2021-02-21先予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3-21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農村房產證確權該如何
2021-01-24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人身保險的索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貨車司機沒有資格證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關于機動地承包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3-01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公司拆遷補償費要交多少稅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