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行不能的免責情形有哪些
履行不能又稱“給付不能”,是指債務人由于某種原因,事實上已不可能履行債務。履行不能使債的目的客觀上無法實現,因而導致債務消滅或轉化為損害賠償之債,債權人無法請求繼續履行。
須發生債務人履行不能,在可能履行的情況下,債權人可以請求原來的履行,不會產生代償請求權。債務人須因發生履行不能的事由而取得利益。即利益與履行不能的原因之間有因果關系。比如債務人因給付標的物滅失而取得的保險金或保險金的請求權,均可作為代償請求權的客體。而如果因標的物滅失,出于同情朋友贈與同情金,則因與發生履行不能的事由無因果關系,債權人不能就此行使代償請求權。債務人取得的利益須具有可轉讓性。具有人身性質的扶養金請求權、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等,不具有可轉讓性,不能作為代償請求權的客體。
履行不能有多重情況可以導致,如果是客觀原因,比如自然災害導致的,是可以免責的(前提是雙方對此沒有約定)。
二、履行不能成立要件
須發生債務人履行不能,在可能履行的情況下,債權人可以請求原來的履行,不會產生代償請求權。債務人須因發生履行不能的事由而取得利益。即利益與履行不能的原因之間有因果關系。比如債務人因給付標的物滅失而取得的保險金或保險金的請求權,均可作為代償請求權的客體。而如果因標的物滅失,出于同情朋友贈與同情金,則因與發生履行不能的事由無因果關系,債權人不能就此行使代償請求權。債務人取得的利益須具有可轉讓性。具有人身性質的扶養金請求權、非財產上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等,不具有可轉讓性,不能作為代償請求權的客體。
作為代償請求權的標的,其利益應以原債權額為最高限額,超過原債權額的部分,債務人有權拒絕。在雙務合同中,因第三人的原因致使履行不能時,如果債權人不行使代償請求權,則債權人同時免除對待給付義務,其已經作出的給付,可依不當得利的規定請求返還;債權人行使代償請求權時,其應負對待給付義務,如果行使代償請求權不能滿足原債權全部時,則就其所受領部分的價值,按比例減少對待給付。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履行不能”的相關法律知識。希望大家通過小編整理的知識,對履行不能的免責情形能夠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夠知道履行不能的成立要件有哪些。當然如果大家還有其它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取消貸款要多少違約金
2021-03-09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土地劃撥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03行為人故意在高空拋物的會構成犯罪嗎
2021-02-06政府制定的律師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0-11-25如何判斷股權受讓人的“善意”與“惡意” 及評判配偶單方轉讓股權的效力
2021-01-29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壽險理賠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2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