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勢變更后是否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出現情勢變更的情形時,合同是可以中止履行的,中止履行合同的,當事人要及時通知對方。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不安抗辯權】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不安抗辯權的行使】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情勢變更與不可抗力有什么區別
1、不可抗力一般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無法履行包括全部不能、部分不能、永久不能和一時不能。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并不要求合同無法履行,情勢變更后合同即使仍然處于能夠履行的狀態,但如果履行合同過于艱難,或者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其結果與訂立合同時的目的相違背,按原合同履行必然導致顯失公平;
2、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責事由,當事人只要依法取得了確切證據,履行了法律規定的通知義務、防止損害擴大的義務等相關義務,不履行合同不承擔任何法律上的責任,而情勢變更情況下履行合同將導致顯失公平的結果,故因情勢變更而引起的風險應由合同雙方共同承擔,但當事人主張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必須請求法院作出裁判,而不能當然地導致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3、不可抗力包含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三層含義,而情勢變更只是因不能預見的事由引起合同基礎發生重大變化,這種不能預見事由不限于不可抗力,還包括意外事故及其他事由,而且是否不可避免、不可克服在所不問;
4、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責事由,中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中均有明確規定,而情勢變更在中國民事立法中未作規定,只是司法實踐中曾由最高人民法院以批復的形式承認其適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出現情勢變更的情形時,合同是可以中止履行的,中止履行合同的,當事人要及時通知對方。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客乘坐客車時出現自身財產損失誰來負責
2020-11-25雇傭關系屬于連帶責任嗎
2020-11-17認定違建的主體是誰
2021-01-25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異地執行拘留的法律規定
2021-02-04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非法占地如何處罰
2021-02-10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