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履行遲延是最為常見和最為典型的債務不履行形態。文章基于廣義的履行遲延的立場,剖析了履行遲延的構成要件,特別是將履行期限區分為確定期限、不確定期限和履行期限不明確三種不同類型,相應地分析我國法律的基本規則,并分析了債務履行期限與法律行為(合同)附期限的問題;文章還探討了催告問題,履行遲延的免責問題,履行遲延后的實際履行、損害賠償、違約金、合同解除等問題。
[關鍵詞]履行遲延催告履行期限遲延賠償合同解除違約金不可抗力
一、引言
一個有效成立的合同就應當得到履行,這是合同神圣和合同嚴守原則的當然要求。合同義務如果沒有得到正常的履行,可以表現為多種形態,包括不能履行、遲延履行、不完全履行、拒絕履行等,本文擬就其中的遲延履行問題進行探討。遲延履行,雖然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和最為典型的合同債務不履行的形態,但相關的理論問題目前還并不能說已經完全清楚,其中包括遲延履行的構成要件是否要求債務人具有過錯?是否要求債務人不具有正當事由?遲延履行與履行期限的關系如何?遲延履行的構成與催告的關系如何?遲延履行與合同解除、強制履行、損害賠償、違約金等的關系,等等。以下分別探討,就教于學界前輩及同仁。
二、履行遲延的意義與要件
履行遲延,又稱債務人遲延或逾期履行,指債務人能夠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屆滿時卻未履行債務的現象。[1]構成履行遲延,一是須有有效的債務存在;二是能夠履行;三是債務履行期的徒過而債務人未履行;四是債務人未履行不具有正當事由。
(一)有效債務存在
這是構成履行遲延的基本前提,這樣,附有生效條件的合同,在條件成就前,并不發生有效的債權債務關系,自然不存在合同履行遲延的問題。只要有債務存在,其債權的種類如何,則非所問。物權的請求權,雖非債權,也可以準用關于債權的規定,故可以準用關于遲延的規定。[2]但不完全債務,不適用關于遲延的規定。
(二)債務能夠履行
如果債的標的自始就不可能作出,屬于自始不能問題,學者通說上以之為債務無效的事由;如果在債務履行期內,出現履行不能,屬于嗣后不能問題,或依風險負擔規則處理,或依債務不履行(違約)規則處理,均不發生履行遲延問題。履行期內債務尚屬可能,履行期過后,債務始淪為履行不能時,仍不妨作為履行遲延對待,盡管具體的處理上可能需要適用履行不能的相關規則;這樣,諸如不作為債務以及嚴格的定期行為,履行期過后即淪為履行不能的場合,學說上依然以之為履行遲延。(注:參見(日)我妻榮-著:《新訂債權總論》,**書店,1964年版,第102頁。我國學者史*寬認為,履行遲延以給付的提出有延展為必要,從而不單在清償期,在其后的延展期內如發生不能履行,則不能稱為履行遲延;故須有“遲”與“延”的結合,始可構成履行遲延的概念。參見其著《債法總論》,中國**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93頁。此種觀點為德國的多數說法,不過,我妻榮先生認為,以上兩類見解在實際上的結果并無多大差異。履行期內及履行期后,債務履行均屬可能的,自然可以構成履行遲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資金虛繳能否辦理股權質押
2020-11-14承租人在何種情況下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2021-02-19廉租房能抵押給私人嗎
2020-11-23離婚后不帶孩子一方有哪些權利義務
2020-12-09保全房屋抵押房照不是原告的可以嗎
2021-01-07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經驗介紹:紐約人壽的壽險分銷與專業代理
2020-12-17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車損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1-28贈予和買賣都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