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創立和保護措施有什么內容
(一)對公司的知識產權進行整體規劃和有效管理
公司的業務活動可能涉及到不同形式的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特別是計算機軟件的版權)、商業秘密、域名等。因此建議公司對所涉及的知識產權進行規劃和管理:
1、公司可指派專人負責知識產權的管理,列出明細,建立檔案。
2、對知識產權按其實際可創造價值、對公司發展的重要程度、維護成本等進行分級。
3、建立知識產權數據平臺,如中外專利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外標準數據庫等,及時掌握國內外最新數據信息,避免重復研究造成對公司資本的浪費,也可避免造成對其他知識產權人的侵權。
4、綜合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公司利益。知識產權覆蓋面很廣,在簽訂合同或遇到糾紛時,有的情況下主張一項權利往往難以有效保護公司的權益,這時需將幾種權利綜合起來行使,往往可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二)對于不同類型的知識產權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
1、公司在分析成本與預期收益的基礎上,對于可能對公司產生重大影響的知識產權,如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域名等,應第一時間聘請專業的代理機構進行申請,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公司利益。在與其他單位或個人合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對所涉及的知識產權的權屬、使用范圍、期限、后續研發成果的分配等做詳細規定,簽署相關法律文件。
2、在保護知識產權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1)計算機軟件版權的保護:
雖然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六條規定:中國公民和單位對其所開發的軟件,不論是否發表,不論在何地發表,均依照本條例享有著作權。但同時該條例第二十四條又規定:向軟件登記管理機構辦理軟件著作權的登記,是根據本條例提出軟件權利糾紛行政處理或者訴訟的前提。軟件登記管理機構發放的登記證明文件,是軟件著作權有效或者登記申請文件中所述事實確實的初步證明。所以為更好地保護公司計算機軟件的版權,公司應該將自主開發的計算機軟件向軟件登記管理機構辦理軟件著作權的登記,從而避免在產生糾紛時因無法提供有力證據而處于被動地位。
(2)專利技術的保護:
在研發新技術前,要對相關技術進行查詢,看別人是否已有這類技術,或它是否侵犯別人的專利權,避免盲目上項目。
在決定研發后,應與技術人員簽訂保密協議,規定在研究中獲得的技術成果歸公司所有,技術人員離職時不得帶走有關技術資料,離職后一段時間內亦不得從事與原單位工作相同、近似或有競爭性的工作。建立檔案,保證對技術上的進展有完整記錄。
在開發階段完成后,聘請專利代理人開始申請專利。
如果發現別人在后也申請了類似專利,應可利用公司的在先權利申請他人的這個專利無效。若發現他人使用自己的專利技術,應及時對侵權人、侵權行為發生地和侵權規模、侵權所得或公司所受到的損失進行調查、取證。
公司在與其他單位合作過程中,根據合作內容的不同,對所涉及的專利技術的使用及收費,應及時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技術咨詢合同》、《技術服務合同》。
(3)商業秘密的保護:
1.確定商業秘密
首先通過分析企業成本與預期收益來確定商業秘密的類型,然后確定哪些商業秘密納入保護范圍,并以何種力度進行保護。
2.采取系統有效的措施
對于已經確定進行保護的商業秘密,建議分成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保護:
(1)將需要保護的商業秘密分成幾個部分,分別由不同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使企業中全面掌握商業秘密的人員數降至最低。
(2)根據商業秘密的重要性,將商業秘密分成不同等級,不同級別的員工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等級也不同,使員工身上所附的保密義務也不盡相同。
(3)對于技術信息價值維持時間較長的商業秘密,應對涉密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并與之簽訂保密協議及競業禁止協議,使之有較長時間的保密義務。反之,對于一些經營信息,特別是受市場行情影響較大的,除特別重要確有必要加以保存的,一般不需要對此進行專門約定保密義務。
對于知識產權來說,我國在現有階段鼓勵社會創新的政策,也加強了這一方面的監管力度,對于現有的知識產權的保護,都是比以前有著更為規范的規章制度。并且當知識產權在進行交易的時候,也是會按照現有的市場估價,以及其隱藏的價值來進行計算的。
知識產權法和民法的有什么關系呢
知識產權侵權責任承擔的形式
知識產權侵權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賠償金額范圍
2021-03-19個人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如何處理
2021-02-03勞動仲裁可以按合同履行地仲裁嗎
2020-12-17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有什么區別
2020-12-13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如何定性保險利益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