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合同義務與后合同義務的區別是什么
性質上看兩者都屬于附隨義務,嚴格的來說兩者都是不存在與合同關系存在內,而是存在一合同關系的一前一后,雖然兩者看起來都是法定義務,但實踐中往往習慣上好多地方也都需要他。
所謂先合同義務,是指在訂立合同過程中,合同成立之前所發生的,應由合同雙方當事人各自承擔的法律義務。它是建立在民法誠實信用、公平原則基礎上的一項法律義務,是誠實信用、公平原則的具體化。它主要包括合同當事人之間的互相保護、通知、保密、協作及詐欺禁止等義務。
舉兩個列子:比如在買賣合同中,買受人明知標的物在出賣人要約的條件下自己不會買受,卻仍然出于惡意,一再以種種理由與方式與出賣人磋商,最終合同不成立,卻導致出賣人不能及時出賣標的物,間接蒙受損失。又如出賣人為使買受人更充分詳實了解標的物,可能要介紹一些有關標的物的數據資料、生產工藝等商業秘密,這時如果買受人不遵守先合同義務的規定,就可能會使出賣人權益受損。
后合同義務,是指合同關系消滅后,締約雙方當事人依誠實信用原則依法應負有某種作為或不作為義務,以維護給付效果,或協助對方處理合同終了的善后事務的合同附隨義務。我國《合同法》第九十二條對后合同義務進行了規定:“合同終止后,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舉兩個列子:標的物提存后,除債權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債權人的繼承人、監護人;房屋買賣合同履行完畢后,賣家應將房屋的有關重要事項及時告知買家。
再如房地產買賣合同雙方不僅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需要互相協助對方,在房屋產權過戶后,基于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也需要協助另一方當事人辦理后續事宜;在一般的消費品買賣合同終止后,銷售者還負有售后服務義務;供應的機械設備運行中出現技術問題,供貨方應當給予買方技術支持、協助排除故障等。
勞動合同解除后,一方到另一與原單位業務相競爭的單位工作,不得擅自利用原單位的技術秘密;技術開發合同終止后,工程技術人員負有不得泄露公司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的秘密等。
先合同義務與后合同義務的區別在于先合同義務是在合同成立之前所發生的,而后合同義務存在于合同關系消滅后。如有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大隊的分紅股權證可以抵押嗎
2020-11-22分期付款買手機,不還錢也不還手機會怎么處理
2020-12-28執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交通事故認定書出來后對方申請復核影響拿車嗎
2021-01-12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虛構事實的合同有效嗎
2021-03-10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保險費的特性有哪些
2021-02-20被保險人權利之完善
2021-01-17賓館遇拆遷,被拆遷人如何確定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6禁養區的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拆遷補償款一直不給怎么辦
2021-03-17沒有房產證的房子拆遷可以得到賠償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