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二、遲延履行的概述
遲延履行是指合同當事人的履行違反了履行期限的規定。履行遲延在廣義上包括包括給付遲延(債務人的遲延)和受領遲延(債權人的遲延),狹義上是指債務人的給付遲延。
(一)給付遲延
給付遲延,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到來時,能夠履行而沒有按期履行債務。其構成要件為:(1)須有債務存在;(2)履行須為可能;(3)須債務履行期已屆滿;(4)須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未履行;(5)須無法律上的正當理由。
給付遲延的法律后果為:(1)債權人可訴請強制執行;(2)債務人賠償因遲延而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失;(3)在給付遲延后,如遇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標的物毀損,債務人須承擔履行不能的責任,不得以不可抗力為由主張免責。但如債務人能證明縱然沒有給付遲延,損失仍將發生的,則可免責;(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其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或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二)受領遲延
受領遲延,是指債權人對于債務人的履行應當受領而不為受領。其構成要件為:(1)須有債權存在;(2)須債務人的履行需要債權人的協助;(3)須債務已屆履行期且債務人已履行或提出履行;(4)須債權人未受領給付,且遲延受領無正當理由。在遲延受領的情況下,債權人應依法支付違約金,因此給債務人造成損害,則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債務人得依法自行消滅其債務,如以提存的方式消滅債務。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責任成立要件
2021-03-14一般侵權責任采過錯原則歸責嗎
2021-02-17死緩可以減刑嗎
2021-01-10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相關法條
2020-12-27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人身保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4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車輛刮擦到別人的車保險理賠流程
2021-01-01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2015年土地承包新政策
2021-01-29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租期內營業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