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據是否都要公開質證
不是所有的證據都要公開質證的。
涉密證據不得在開庭時公開質證。然而,就如公開審判一樣,公開質證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向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二是向社會公開。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中,所有證據的質證都不能向社會公開,但并不代表其中的某些證據,尤其是不涉密證據不能向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而在公開審理的案件中,涉密證據存在以下兩種情形:某些涉密證據可以向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但不能向社會公開,應當在無公眾旁聽,沒有新聞記者采訪和報道的情形下質證;某些涉密證據既不能向社會公開,也不能向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完全不能公開質證,應當由法院依職權審查核實后予以直接認定。
以涉及商業秘密的證據為例,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就是秘密性,即這種技術信息或者經營信息不為權利人以外的公眾所知悉。因此,應當在訴訟活動中對此加以應有的保護。如果涉密證據讓對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知曉沒有不利影響的,那么這些證據只是不能向社會公開,無須向對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保密,只要采用不公開的方式進行質證即可,應當在無公眾旁聽,沒有新聞記者采訪和報道的情況下質證。
而對于那些不宜讓對方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知曉具體內容的涉密證據,筆者認為,既不能向社會公開,也不宜向當事人公開,應當由法官依職權審查核實后直接予以認定。這屬于全面質證的例外情況,也即是免予質證。關于這一點,最高人民法院曾指出:“有的證據不但在公開開庭時不能出示,而且在不公開開庭時也不能出示,比如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證據,有時就只能讓承辦本案的審判人員知道,而不能讓對方當事人或者其他人知道。那么這類證據如果要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怎么辦呢?有些國家采取告知當事人認定這一案件是采信了什么證據,而不說明證據的具體內容,這種辦法可以借鑒。”
涉密證據不得在開庭時公開質證。然而,就如公開審判一樣,公開質證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向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二是向社會公開。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中,所有證據的質證都不能向社會公開,但并不代表其中的某些證據,尤其是不涉密證據不能向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而在公開審理的案件中,涉密證據存在以下兩種情形:
某些涉密證據可以向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但不能向社會公開,應當在無公眾旁聽,沒有新聞記者采訪和報道的情形下質證;某些涉密證據既不能向社會公開,也不能向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公開,完全不能公開質證,應當由法院依職權審查核實后予以直接認定。
二、質證規則
(一)證據交換與展示規則
(1)對于案情比較復雜或者證據數量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前向對方出示或者交換證據,并將交換證據的情況記錄在卷。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或者法律規定的其他應當保密的證據,不得在開庭時公開質證。
(3)當事人申請人民調取的證據,由申請調取證據的當事人在庭審中出示,并由當事人質證。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證據,由法庭出示,并可就調取該證據的情況進行說明,聽取當事人意見(38條)。
(4)對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進行質證時,當事人應當出示證據的原件或者原物。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除外:出示原件或者原物確有困難并經法庭準許可以出示復制件或者復制品;原件或者原物已不存在,可以出示證據復制件、復制品或與原件、原物一致的其他證據。視聽資料應當當庭播放或者顯示,并由當事人進行質證。
(二)質證內容與方式規則
(1)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關聯性、合法性和真實性,針對證據有無證明效力以及證明效力大小,進行質證。
(2)經法庭準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證據問題相互發問,也可以向證人、鑒定人或者勘驗人發問。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發問,或者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時,發問的內容應當與案件事實有關聯,不得采用引誘、威脅、侮辱等語言或者方式。
(3)凡是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人民法院依申請或職權可以就證人能否正確表達意志進行審查或者交有關部門鑒定。當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證據交換中對證人證言無異議、或證人因年邁體弱行動不便、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準許,當事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并經人民法院許可。人民法院準許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當事人在庭審過程中要求證人出庭作證的,法庭可以根據審理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準許以及是否延期審理。證人出庭作證時,應當出示證明其身份的證件。法庭應當告知其誠實作證的法律義務和作偽證的法律責任。出庭作證的證人不得旁聽案件的審理。法庭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但組織證人對質的除外(45條)。
(4)法庭在質證過程中,對與案件沒有關聯的證據材料,應予排除并說明理由。法庭在質證過程中,準許當事人補充證據的,對補充的證據仍應進行質證。法庭對經過庭審質證的證據,除確有必要外,一般不再進行質證。
(5)在第二審程序中,對當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證據,法庭應當進行質證;當事人對第一審認定的證據仍有爭議的,法庭也應當進行質證。
(6)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對當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證據,法庭應當進行質證。“新的證據”是指以下證據:在一審程序中應當準予延期提供而未獲準許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依法申請調取而未獲準許或未取得,人民法院在第二審程序中調取的證據;原告或者第三人提供的在舉證期限屆滿后發現的證據。
(7)因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證據不足而提起再審所涉及的主要證據,法庭也應當進行質證。
綜上所述,質證在訴訟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對于證據的真實性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法官也會比較容易相信,而質證也是有許多技巧的,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罪犯逃脫有追訴期限嗎
2021-03-16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意外險和交通事故可否重復賠償
2021-01-17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承包土地轉包合法有效嗎
2021-03-25私自轉讓土地建房,法院判決協議無效嗎
2021-02-18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戶口已經遷入城市,宅基地會收回嗎
2021-03-19法律規定征收主體究竟是誰
2021-03-10商鋪拆遷時是否終止租賃合同
2020-12-25律師解答-拆遷戶們的權益維護
2021-03-07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怎么規定的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