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結果會是怎樣
一、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有什么后果
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產生的最直接的法律后果,就是后履行一方當事人可以對抗或者否定先履行一方當事人要求其履行債務的請求,從而擁有暫時中止履行債務的權利。當然,這種權利是有限的,當先履行一方當事人在采取補救措施或者繼續適當履行了自己的合同債務,后履行一方當事人就應當立即履行自己的合同債務,而不能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為由繼續不履約,否則可能會出現對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甚至構成違約。
二、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應當滿足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先履行抗辯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是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單務合同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問題。當事人互負債務,如果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也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此外,兩項債務間應當有對價關系。如果沒有對價關系,也不存在先履行抗辯權。
(二)當事人履行有先后的順序。先履行抗辯權的當事人履行有先后順序之分,此為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最大區別。“先后順序”是依當事人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或者根據交易習慣而確定先后順序。飛只有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的,后履行的一為當事人才享有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有先履行合同債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或者履行合同債務不符合約定。此為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其實質上是對應當先履行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抗辯,是在不終止的前提下,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有利措施,既可以防止自己在履行后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又可降低成本。如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先交貨、后付款”或“先付款,后交貨”,均有履行上的先后順序,若應當先履行義務而未履行,實為違約,則后履行當事人即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四)須為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應當先履行的債務是可以履行的。若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不可能被履行了,則后履行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已失去意義。
先履行抗辯權的上述法律后果表明,其本質上是一種實體上的法定的抗辯權,屬于一時的抗辯權或延期的抗辯權,其只能暫時中止履行合同債務,不能變更和解除合同中業已存在的債權債務關系。這種性質與先履行抗辯權的創設思想一脈相傳,因為先履行抗辯權是合同履行中的一項合同法律制度,它必須體現“合同的履行是其他一切合同法律制度的歸宿或者延伸”的指導思想,因此,先履行抗辯權制度只能促使雙方當事人全面履行合同,而不會鼓勵雙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先履行抗辯權的法律知識。小編溫馨提醒大家,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履行抗辯權是負在后履行義務一方當事人履行權益的反映。先履行抗辯權是不同于合同解除權的救濟方式。如果有其他法律問題歡迎訪問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國務院出臺的醫療糾紛處理新規定
2021-01-21哪些情形屬于強拆,遇到強拆應該怎么辦
2020-11-09父母讓孩子干活算使用童工嗎
2021-01-05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民法宣告失蹤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25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7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有什么關系
2020-12-17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飆車致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賠
2020-11-22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