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履行抗辯權有哪些含義
《合同法》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這種抗辯權是我國《合同法》所獨創的一種抗辯制度,該抗辯權的名稱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應稱為先履行抗辯權,也有人認為應稱為先履行抗辯權。這一條所設定的抗辯權是為后履行的一方設定的抗辯權,比較而言,將之稱為先履行抗辯權更為合理。
創立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更加完善了履行抗辯制度。三種抗辯權同時存在:即負先履行義務者有不安抗辯權,負同時履行義務者有同時履行抗辯權,負后履行義務者有先履行抗辯權。
二、先履行抗辯權與不安抗辯權的區別
既然先履行抗辯權屬于負在后履行義務一方享有的抗辯權,這就使其與不安抗辯權有了明顯區別。不安抗辯權是負在先履行義務的一方享有的抗辯權,當預期的回報有不能實現的危險時,產生不安抗辯權。在行使不安抗辯權時,并不要求對方履行義務期限屆至,而只要求行使不安抗辯權一方履行期屆至。如果負在先履行義務的一方履行期末屆至,不產生不安抗辯權,因履行期末屆至,他只能暫停履行的準備,而無從停止履行。先履行抗辯權的產生和行使,須雙方履行期均已屆至,但必須一方履行期在前,一方履行期在后。在先一方未屆履行期,另一方無權要求其履行,先履行抗辯權無產生的必要,在后履行的一方未屆履行期,履行效力尚處于凍結狀態,也無產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基礎。
不安抗辯權產生的實體條件是對方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危險,使自己的交換目的不能實現。在對方履行期屆至以前,這種危險只是一種現實的危險,而不是一種現實。若等現實的危險轉化為現實,則已無抗辯的機會和必要了。先履行抗辯權是對方的違約已成為現實。若在先履行的一方按合同的約定履行,則在后履行的一無從產生先履行抗辯權,如果其不依約履行,則構成違約行為。
創立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則更加完善了履行抗辯制度。三種抗辯權同時存在,即負先履行義務者有不安抗辯權,負同時履行義務者有同時履行抗辯權,負后履行義務者有先履行抗辯權。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先履行抗辯權的含義的一些相關要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如有其它疑問,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公司設立的條件
2021-03-23個人隱私發到網上犯法嗎
2021-01-04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強制執行公證
2020-12-24如何變更子女的撫養權?
2021-02-07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法律效力怎么樣
2020-11-25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