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締約過失責任
締約過失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依據的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并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它是一種新型的責任制度,具有獨特和鮮明的特點:只能產生于締約過程之中;是對依誠實信用原則所負的先合同義務的違反;是造成他人信賴利益損失所負的損害賠償責任;是一種彌補性的民事責任。
(一)締約過失責任產生的原因
締約過失責任的產生,前提是企業在簽約過程中有不規范的行為。主要包括:
1、惡意磋商行為。很多經營者認為,合同沒有成立之前的行為就不受約束,甚至將利用惡意磋商貽誤對方的商業競爭時機視為很好的競爭手段。企業經營者通過與競爭對手進行磋商,貽誤對方與他人合作的機會,這種方式的惡意磋商活動將使企業面臨被追究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律風險。
2、應當披露的的信息未披露。這種情況是較為常見的締約過失責任發生原因,企業對外簽訂合同時,經營者認為對方沒有詢問就不必向對方說明物品瑕疵或權利瑕疵,或者經營者為了促成交易故意隱瞞瑕疵,該法律風險體現在企業已經簽訂的合同之中。
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律風險產生于簽約過程,但其往往存續在合同履行活動中,法律危機與法律風險之間時間差比其他合同簽訂過程的法律風險更長。
(二)締約過失責任的類型
按照目前法律規定,締約過失責任主要有以下類型:
1、惡意磋商。
2、欺詐諦約。
3、違反人格和人格尊嚴等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締約。
4、擅自撤銷要約時的締約過失責任。
5、合同訂立過程未盡通知、保密等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
6、合同訂立時未盡保護義務侵害對方的人身權、物權。
7、合同不成立的締約過失責任。
8、合同無效的締約過失責任。
9、合同被變更或撤銷的締約過失責任。
10、合同不被追認的締約過失責任。
企業怎樣避免締約過失糾紛
由于國內經濟合同法未明確締約過失責任制度,司法實踐中對無效合同或被撤銷的合同糾紛案件的處理,一般依照無效合同的處理原則,即判令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追繳財產等。在處理涉及合同不成立、無效、被撤銷糾紛案件時,應注意確認締約過失責任。企業要想避免締約過失糾紛,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確定責任范圍,根據有關司法實踐的經驗,締約過失責任的范圍應包括簽訂合同、解決糾紛的支出、未達到正常合同收益等造成的損失,這些都應當是締約過失責任范圍,在權利人請求賠償時,應予考慮。
(二)應注意劃分責任界限,劃分責任界限主要依當事人主客觀過失原因劃分:
1、如果合同無效是一方當事人主體資格不具備,則應確認該當事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對方當事人因此造成的損失。
2、因雙方當事人合同主體資格不具備造成合同無效,則應由雙方當事人承擔締約失責任,共同承擔因此造成的損失。
3、合同無效系一方當事人欺詐、協迫,使對方違反真實意思簽約,應由采取欺詐、協迫手段當事人承擔締約過失責任,賠償對方當事人因此造成的損失。
4、合同無效系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由雙方自行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在這里要注意,企業經營者在遭受他人惡意磋商導致損害時,往往會認為雙方沒有簽訂合同無法追究對方責任,自認倒霉。結果企業的正當權益未能得到實現,帶來的否定性結果又造成新的法律風險。
綜上述,對締約過失責任相關內容進行解答。為避免企業因締約過失出現損失,小編建議企業簽訂合同時,應當委托律師對合同進行前期的審核避險,從根源上減少發生締約過失糾紛的可能,從而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4503201711409460
廣西劍化犁律師事務所
簡介:
專業處理借貸糾紛、離婚訴訟、人身侵權糾紛,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最大限度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離婚冷靜期是否限制了婚姻自由
2021-03-16基金管理公司減資條件
2020-12-01行政處罰聽證
2021-03-10民法典草案中婚姻家庭篇都有哪些新規定
2020-12-16包攬合同人身侵權怎么賠償
2020-11-27原產地標記權屬于知識產權嗎
2020-12-10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公司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09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人壽保險申請理賠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16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