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作為匯集制作者的心血的一項專用于數碼產品中不可或缺的作品,是被包含于可申請專利范圍之內的。那么專利侵權的相關法律也同樣只用于軟件嗎?或者說軟件著作侵權認定的范圍與專利侵權范圍法律規定是相同的嗎?為了更好的解答關于軟件著作權侵權認定等一系列問題,小編整理了如下材料:
一、軟件著作權侵權認定——行為包括
1、剽竊。剽竊是指將他人依法享有著作權的軟件竊為己有并發表或者登記的行為。剽竊的主要表現是采取抄襲或部分抄襲等方式,在他人軟件上署自己的名稱(或姓名)并發表或者登記。
2、非法復制。非法復制是指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將他人軟件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為的行為。非法復制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盜版,這種侵權行為直接掠奪了正版廠商的市場份額和商業利潤,是目前最為普遍的軟件侵權行為,危害性十分明顯,也最為公眾熟知。
3、擅自使用。擅自使用是指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又無法律根據,對他人軟件實施演示、修改、翻譯、注釋、應用的不合法的使用行為。
4、擅自許可他人使用。擅自許可他人使用是指未經軟件著作權人許可,又無法律根據,未經授權許可第三人使用他人軟件的行為。
二、軟件侵權相關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5條規定:“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對著作權人要求其提供侵權行為人在其網絡的注冊資料以追究行為人的侵權責任,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追究其相應的侵權責任?!?/p>
第6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明知專門用于故意避開或者破壞他人著作權技術保護措施的方法、設備或者材料,而上載、傳播、提供的?!?/p>
所以軟件本身不僅受著作權法 保護還被專利法保護。盡管關于軟件創意的剽竊以及山寨問題層出不窮,但我國已逐漸開始重視包括軟件在內的專利保護,相信以后這類軟件剽竊案件就會少很多了。那么,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有關軟件著作權侵權認定問題的全部內容,望讀者們覺得有所幫助。
什么是專利侵權行為?專利侵權行為會承擔哪些法律后果?
專利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一般侵權行為包括哪些,有哪些規則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案例]:碰到勞務欺詐,求職者該怎么辦?
2021-01-02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巨額保險賠償金遇繼承權爭議
2020-11-21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房屋沒有門窗拆遷賠償嗎
2021-02-10常州拆遷安置房賣房后收益要和政府如何分
2020-12-04無證房屋在拆遷補償方面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呢
2020-11-16無證房屋在拆遷補償方面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