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的規定,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只要在在這個范圍內約定違約金的數額,都是有效的。
違約金可分為法定違約金與約定違約金
法定違約金是指法律法規中明文規定的違約金數額或比例;約定違約金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約定的違約金數額或比例。如果當事人在合同中只對違約金做了原則性的規定,沒有具體約定違約金的比例或數額,則應該按照相關法規條例的具體規定處理;如果有關條例也沒有明確規定違約金比例的,則應該按照《合同法》及《民法總則》中關于承擔違約金責任的一般原則執行。如果合同中沒有規定違約金的條款,但只要由于違約造成了對方的損失,違約方就應向對方支付賠償金。該賠償金的數額,可按照簽訂合同時有效的有關規定執行,有關規定對違約金比例未作規定,而違約又未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處理。法定違約金與約定違約金數額的確定和適用。
一、法定違約金合同對違約金作了原則性規定,且有關條例規定了違約金比例,適用法定違約金。在此情況下,由于合同的內容、違約的性質、程度的不同,確定違約金的方法與數額也有所不同。第一,有關條例明確規定了違約金比例的,即可以按照該比例直接計算出違約金的數額。第二,有關法規只規定了違約金一定比例范圍。這需要通過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或合同仲裁機關確定一定的比率,才能計算出違約金的數額。一般來講,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法定違約金為一定的比例范圍。
二、約定違約金由于約定違約金的比例法律無明文規定,因此在實踐處理中也不一致。有的認為約定違約金的數額不能超過法定違約金,超過的就是無效,但實際中也常常遇到約定違約金過高的問題。究竟應如何確定約定違約金的比例或數額?下面從幾個方面談談筆者看法。約定違約金的最高限額為違約部分的貨款或酬金的總額,這里既包括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的違約金,也包括延期履行合同的各種違約金。從法律上講,《民法通則》第122條第2項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方違反合同時,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該法條對約定違約金的數額未作限制,允許當事人用約定違約金來彌補某些法定違約金過低的缺陷。法律規定當事人通過協商,在法定違約金之上議定約定違約金是完全必要的。通過較高的約定違約金可以起到預防違約的積極作用。但這樣的約定也不是無限制的,根據《民法通則》的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司法實踐中的慣例,將約定違約金的數額限制在違約部分的貨款總額或酬金總額之下較為適宜。但如果有關條例對違約金數額有特別規定的,應按特別規定辦。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對違約金最高數額的限制,不同于違約方對另一方的實際損失所做的賠償。《民法通則》第122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的賠償責任,應相當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如一份的貨款總值為5萬元,違約金為1萬元。如果由于供方未履行合同,使需方受到了6萬元的經濟損失。對此,違約的供方除支付1萬元的違約金外,還應賠償5萬元的經濟損失。在司法實踐中,對具體合同的違約金條款進行認定時,應首先看其是否符合訂立合同的一般原則性規定。即要看其是否有顯失公平、是否有脅迫或欺詐等情況的存在。如果屬于《合同法》中關于無效經濟合同規定的,則應認定該違約金條款為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有效嗎
2020-12-19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2021-01-01公司董事辭職需哪些程序
2020-12-21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離婚之后對于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
2021-02-05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繼承權的喪失有哪些情形
2021-03-24中止探望權如何恢復
2020-11-26審查監督程序時效
2021-02-07房屋貸款銀行要評估嗎
2021-01-07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用人單位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主張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2021-03-10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旅游人身意外險有什么規定
2021-01-14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隱瞞重大病情投保的理賠時要怎樣處理
2020-11-16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