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有效嗎(《民法通則》有效日期截止于2020.12.31)
一般來講,自愿達成的賠償協議應具有法律約束力,各方應當自覺履行。法律行為是否有效,取決于:
(一)是行為人是否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
(二)是意思表示是否真實;
(三)是內容是否違反法律和社會共公利益。若不存在以上三個方面的條件,應當認定各方當事人簽訂的損害賠償協議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簽訂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書的行為是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協議的內容應受法律保護。即使賠償數額與法律規(guī)定有出入,也是當事人對自己民事實體權利的處分行為,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各方當事人應受賠償協議的約束,不得“出而反爾”,隨意反悔。
《民法通則》
第五十五條?【實質要件】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二、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如何認定
人身損害賠償的過錯責任原則,是指在確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責任主體時,以行為人是否有過錯為依據來判斷行為人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原則。其包括如下內容:
1、過錯責任原則的構成要件。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時,其構成要求四個條件,即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有違法行為、有損害事實、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這四個要件缺一不可。
2、主觀上有過錯是確定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構成的必備要件。
如果行為人的主觀上沒有過錯,就不能構成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即缺少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要件,即使行為人造成了損害事實,并且行為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也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3、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過錯責任原則適用于一般侵權行為。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應當把過錯作為行為人承擔人身傷害賠償責任的根據。過錯責任的舉證責任由原告一方承擔,即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訴訟中原告要對自己的主張承擔全部的舉證責任,舉證不足或者舉證不能,將依法承擔敗訴的法律后果。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于2021.1.1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人身損害賠償協議是否有效取決于符合一定的條件,如果條件符合的話就可以認定賠償事宜,法律上是有相關的規(guī)定的。以上這些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實用新型專利是什么意思
2021-01-03國家刑事賠償一年標準
2021-03-15債的擔保的方式有幾種,擔保責任免除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3之前工傷鑒定十級現在公司破產怎么辦
2021-02-24交通事故律師費怎么算
2021-01-05租房合同和收據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交通事故發(fā)生后能私了嗎
2021-01-24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法律是如何規(guī)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