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中承擔違約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1、行為
也就是一方當事人必須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行為,這是構成違約責任的客觀條件。違約行為只能在特定的關系中才能產生。違約行為發生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已經存在著合同關系。如果合同關系并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無效),則不發生違約行為。
2、過錯
即違約一方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這也是違約責任的主觀要件。當事人違約可能有各種原因,如不可抗力、對方違約等。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只有因違約當事人的原因造成違約責任。因此,違約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觀上必須要有過錯。而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3、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后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4、因果關系
即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于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應賠償。
二、合同違約金數額計算
如果合同雙方對違約金有約定,按照合同約定處理。合同法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如果合同雙方在合同中沒有約定違約金的,違約金一般等于違約所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
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造成合同違約的原因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因素,那么,是不需要進行承擔責任的,但是,如果是由于人為的因素造成的損失,那么責任方就是需要進行承擔責任的。如果您還有更多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咨詢,這里有專業的律師來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胎死腹中的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1-02-02企業要排污的話必須要取得排污許可證嗎
2020-11-20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什么是家庭冷暴力,家庭冷暴力的認定方法又有哪些
2020-12-31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境外人員國內購房政策有哪些調整,外籍人士購房條件又有哪些
2021-01-15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云南省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6實習協議期是多久
2021-03-18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