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得利益損失賠償概說
(一)可得利益與可得利益損失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13條的規定,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履行以后可以獲得的利益。可得利益必須是純利潤,而不包括為取得這些利益所支付的費用和必須繳納的稅收。可得利益主要有兩種,一是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在取得對方交付的財產基礎上,利用該財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可以取得的預期純利潤。二是在提供勞務或服務的合同中,勞務或服務的提供者通過提供勞務或服務獲取的預期純利潤。可得利益損失就是指受害人因違約方違約而遭受的上述預期純利潤的損失。如生產設備買賣合同中買方因賣方遲延交貨而耽擱生產所遭受的生產利潤損失;買賣合同中,買方因賣方不交貨而無法轉售給已簽約的下家買主所遭受的轉售利潤損失;承包經營合同中,發包方毀約造成承包方承包經營利潤損失;服務合同中,被服務方毀約造成服務方預期利潤損失。
(二)可得利益損失賠償的構成要件
在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方面,我國合同法采取的主要是嚴格責任制。因此,就違約損害賠償來說,只要具備違約行為、損害事實、違約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三個要件,違約方就要承擔違約損害賠償責任,至于違約方主觀上是否有過錯,在所不問。作為違約損害賠償一部分的可得利益損失賠償當然也要具備上述三個要件。
(三)可得利益損失的約定賠償和法定賠償
可得利益損失賠償有約定賠償和法定賠償之分。所謂約定賠償,是指在違約行為發生后,按照當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約定的損失賠償計算方法,來計算損失賠償額。所謂法定賠償,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事先就損失賠償作出約定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依法確定損失賠償額。約定賠償優先于法定賠償。由于約定賠償較為簡單,以下內容僅涉及法定賠償。
二、可得利益損失賠償范圍的限制
違約損害賠償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但同時還應顧及鼓勵交易、提高效率等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對受害人因違約所遭受的損失原則上應予以完全賠償,但同時應將這種賠償限制在法律規定的合理范圍內。一般來說,可得利益損失賠償受以下幾個方面的限制:
(一)可預見性規則
可預見性規則又稱應當預見規則,是指違約方僅對其在訂約時能夠預見到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而對不可預見的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可預見性規則是限制違約損害賠償范圍的一個重要規則。在具體應用這一規則時,關鍵是要準確把握預見的主體、時間、內容和判斷能否預見的標準。關于預見的主體和時間,《合同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得很明確,即預見的主體應當是違約方,預見的時間是訂約時。關于預見的內容和判斷能否預見的標準,則缺乏明確的規定,下面予以探討。
小編提醒,可得利益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期望從合同交易中獲得的各種利益之和,它是特指合同在適當履行后,債權人可以實現或者取得的利益。因此,如果遇到合同違約的情況,應該根據相關法律追究其可得利益賠償責任。當然,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離婚協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保險公司拒為火災買單 法院判決企業獲賠
2020-12-20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土地出讓合同沒有時間合同有效嗎
2020-12-16紅線范圍內臨時搶建,拆遷補償怎么算
2021-01-15我國法律對于征地拆遷主體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房屋拆遷工作的申請流程
2021-02-05農村拆遷按戶口進行補償嗎
2021-01-25